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2.1 家族企业及“泛家族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泛家族化”下内部控制模式建构动因及效果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2 “泛家族化”、“人本制”及内部控制模式的理论概述 | 第22-34页 |
2.1 “泛家族化”与“人本制”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1.1 “泛家族化”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人本制”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2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2.2.1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定义 | 第22-24页 |
2.2.2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结构 | 第24页 |
2.2.3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机理 | 第24页 |
2.2.4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 “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内容特征 | 第25-28页 |
2.3.1 内部控制对象人本化 | 第25页 |
2.3.2 内部控制目标人本化 | 第25-26页 |
2.3.3 内部控制方式人本化 | 第26-27页 |
2.3.4 内部控制要素人本化 | 第27-28页 |
2.4 “泛家族化”视角下家族企业“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动因 | 第28-30页 |
2.4.1 泛家族化及家族财富代际传承动因 | 第28页 |
2.4.2 家族控制权及利益相关者保护动因 | 第28-29页 |
2.4.3 家族企业有效激励与约束动因 | 第29页 |
2.4.4 企业关系网络及核心资源共享动因 | 第29-30页 |
2.5 “泛家族化”视角下家族企业“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效果评价 | 第30-31页 |
2.5.1 “人本制”理念及泛家族化色彩有效增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 第30页 |
2.5.2 人本管理控制理念得到强化,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 第30页 |
2.5.3 泛家族化带来企业关系资源优化,保障家族财富代际传承 | 第30-31页 |
2.6 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2.6.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页 |
2.6.2 人性假设理论 | 第31-32页 |
2.6.3 家族控制权理论 | 第32页 |
2.6.4 激励约束理论 | 第32-33页 |
2.6.5 情感价值相关理论 | 第33-34页 |
3 “泛家族化”视角下的福耀玻璃“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案例介绍 | 第34-40页 |
3.1 福耀玻璃的公司简介 | 第34-35页 |
3.1.1 福耀玻璃的公司基本情况 | 第34页 |
3.1.2 福耀玻璃的公司治理结构情况简介 | 第34-35页 |
3.2 福耀玻璃“泛家族化”的情况概述 | 第35-37页 |
3.2.1 “泛家族化”下的企业股权结构 | 第35-36页 |
3.2.2 “泛家族化”下的企业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3.2.3 “泛家族化”下的企业激励机制 | 第37页 |
3.3 “泛家族化”下的福耀玻璃“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情况介绍 | 第37-40页 |
3.3.1 福耀玻璃“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组织环境 | 第37-38页 |
3.3.2 福耀玻璃“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整体方案 | 第38页 |
3.3.3 福耀玻璃“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实施现状 | 第38-40页 |
4 “泛家族化”视角下的福耀玻璃“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案例分析 | 第40-55页 |
4.1 “泛家族化”理念与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模式的战略选择动因 | 第40-44页 |
4.1.1 “泛家族文化”主义下的财富的代际传承 | 第40-41页 |
4.1.2 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利益相关者保护 | 第41-42页 |
4.1.3 效率导向机制下的员工激励与约束 | 第42页 |
4.1.4 共享理念驱动下的资源整合与延伸 | 第42-44页 |
4.2 “家族长青”意志与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模式的战略目标设置 | 第44-47页 |
4.2.1 以家族利益为先导的总体战略目标设定 | 第44-45页 |
4.2.2 以基本道德为约束的社会责任目标设定 | 第45-46页 |
4.2.3 以特殊情感为纽带的人力资源目标设定 | 第46-47页 |
4.2.4 以核心资源为竞争的企业经营目标设定 | 第47页 |
4.3 “利益共享”模式与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模式的内容框架 | 第47-50页 |
4.3.1 构建“泛家族化”的内部环境 | 第47-48页 |
4.3.2 实施人本治理导向的风险评估 | 第48-49页 |
4.3.3 开展“以人为本”的控制活动 | 第49页 |
4.3.4 倡导“信任理解”的信息沟通 | 第49-50页 |
4.3.5 实行“合规氛围”的内部监督 | 第50页 |
4.4 “泛家族控制”原则与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模式的实施机制 | 第50-53页 |
4.4.1 形成所有者“普遍主义”的管理领导风格 | 第50-51页 |
4.4.2 树立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意识 | 第51-52页 |
4.4.3 营造情感与业务相结合的沟通模式 | 第52页 |
4.4.4 采用“人本化”的绩效指标评估体系 | 第52-53页 |
4.5 “泛家族化”环境下的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模式的效果评价 | 第53-55页 |
4.5.1 “泛家族化”及“人本制”内控有效增强公司风险控制能力 | 第53-54页 |
4.5.2 “人本化”内控理念,有效提高公司员工幸福指数 | 第54页 |
4.5.3 有效协调公司网络资源,保障家族企业财富平稳代际传承 | 第54-55页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1.1 “泛家族化”管理模式是传统文化家族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 第55页 |
5.1.2 “人本主义”理念是建设“人本制”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 | 第55页 |
5.1.3 “人本制”内控模式有效增强公司“泛家族化”内控环境 | 第55页 |
5.1.4 “人本制”内控模式提高家族企业制度凝聚力和价值创造力 | 第55-5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5.2.1 “泛家族化”管理模式通过“以人为本”走出差序式领导困境 | 第56页 |
5.2.2 “泛家族化”下企业“人本制”内控模式需要加强员工素质 | 第56页 |
5.2.3 “泛家族化”下企业“人本制”内控模式需具有刚柔并济思维 | 第56-57页 |
5.2.4 “泛家族化”下企业“人本制”内控模式需权衡成本与效益 | 第57-58页 |
6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