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 1.3 电催化氧化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1.4 电极材料的研究 | 第15-18页 | 
| 1.5 复合沉积纳米氧化物制备电极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1.6 离子共沉积制备电极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1.7 论文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 1.7.1 内容 | 第20页 | 
| 1.7.2 意义 | 第20-21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8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2.2.1 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 2.2.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 2.3 电极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3.1 Ti基体前处理 | 第23-24页 | 
| 2.3.2 钛基锰氧化物电极制备 | 第24页 | 
| 2.3.3 钛基复合沉积锰氧化物电极制备 | 第24页 | 
| 2.3.4 钛基共沉积铅锰氧化物电极制备 | 第24页 | 
| 2.4 电极表征 | 第24-25页 | 
| 2.4.1 SEM、EDS测试分析 | 第24-25页 | 
| 2.4.2 XRD测试分析 | 第25页 | 
| 2.5 电化学测试 | 第25页 | 
| 2.6 苯酚降解性能测试 | 第25-28页 | 
| 2.6.1 降解苯酚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 | 第25-26页 | 
| 2.6.2 降解率测定 | 第26-28页 | 
| 第3章 阳极电沉积制备Ti/MnO_x工艺参数优化 | 第28-40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工艺参数优化 | 第28-37页 | 
| 3.2.1 电流密度对电极性能影响 | 第29-31页 | 
| 3.2.2 电解液温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 3.2.3 锰盐浓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 3.2.4 不同pH值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3 最优条件制备电极形貌 | 第37-38页 | 
| 3.4 最优条件制备电极降解性能考察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复合沉积法制备锰氧化物电极研究 | 第40-52页 |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 4.2 复合沉积纳米氧化镧制备锰氧化物电极电极形貌与性能分析 | 第41-46页 | 
| 4.2.1 电极SEM及表面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 4.2.2 掺杂量不同制备的电极XRD | 第42页 | 
| 4.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 4.2.4 强化寿命分析 | 第44-45页 | 
| 4.2.5 苯酚降解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 4.3 复合沉积纳米氧化铈制备锰氧化物电极电极形貌与性能分析 | 第46-50页 | 
| 4.3.1 电极SEM及表面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 4.3.2 掺杂量不同制备的电极XRD | 第47页 | 
| 4.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 4.3.4 强化寿命分析 | 第49-50页 | 
| 4.3.5 苯酚降解性能测试 | 第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共沉积法制备铅锰氧化物电极 | 第52-71页 | 
| 5.1 引言 | 第52页 | 
| 5.2 共沉积制备铅锰氧化物电极表面元素分析(EDS) | 第52-53页 | 
| 5.3 不同电流密度共沉积制备铅锰氧化物电极性能分析 | 第53-60页 | 
| 5.3.1 电极阳极极化曲线分析 | 第53-55页 | 
| 5.3.2 电极Nyquist图分析 | 第55-57页 | 
| 5.3.3 电极加速寿命分析 | 第57-58页 | 
| 5.3.4 电极苯酚降解率图 | 第58-59页 | 
| 5.3.5 电极XRD分析 | 第59-60页 | 
| 5.4 不同温度共沉积制备铅锰氧化物电极性能分析 | 第60-64页 | 
| 5.4.1 电极阳极极化曲线分析 | 第60-61页 | 
| 5.4.2 电极Nyquist图分析 | 第61-62页 | 
| 5.4.3 电极加速寿命曲线分析 | 第62-63页 | 
| 5.4.4 电极苯酚降解率图 | 第63页 | 
| 5.4.5 电极XRD分析 | 第63-64页 | 
| 5.5 不同铅锰浓度比共沉积制备铅锰氧化物电极性能分析 | 第64-70页 | 
| 5.5.1 电极阳极极化曲线分析 | 第65页 | 
| 5.5.2 电极Nyquist图分析 | 第65-66页 | 
| 5.5.3 电极加速寿命曲线分析 | 第66-67页 | 
| 5.5.4 电极苯酚降解率图 | 第67-68页 | 
| 5.5.5 电极XRD分析 | 第68页 | 
| 5.5.6 电极SEM及表面元素分析 | 第68-7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