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8页 |
1.1 农业面源污染及氮磷的迁移转化 | 第12-19页 |
1.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 第12页 |
1.1.2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危害 | 第12-15页 |
1.1.3 土壤中氮素迁移转化 | 第15-17页 |
1.1.4 土壤中磷素迁移转化 | 第17-19页 |
1.2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 | 第19-25页 |
1.2.1 土壤调理剂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9-20页 |
1.2.2 土壤调理剂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2.3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中氮磷的影响 | 第20-22页 |
1.2.4 粘土矿物及铁铝土对氮磷吸附的影响 | 第22-25页 |
1.3 量子化学与土壤矿物 | 第25-34页 |
1.3.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5-26页 |
1.3.2 基函数的定义及选择依据 | 第26-28页 |
1.3.3 量子化学与热力学函数计算 | 第28-30页 |
1.3.4 矿物的量子化学模拟研究 | 第30-31页 |
1.3.5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研究 | 第31-34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34-38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4-36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第二章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中氮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38-5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8-4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2.1.3 FactSage热化学计算软件 | 第42-43页 |
2.1.4 分析方法 | 第43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2.2.1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对氮的吸附影响 | 第43-46页 |
2.2.2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46-5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中磷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55-7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3.1.3 热力学分析 | 第57页 |
3.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7-71页 |
3.2.1 土壤矿物对磷的吸附的热力学研究 | 第57-62页 |
3.2.2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对磷的吸附影响 | 第62-63页 |
3.2.3 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对磷及表面电位的影响 | 第63-65页 |
3.2.4 机理研究分析 | 第65-7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不同土壤矿物对磷的吸附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 第73-90页 |
4.1 土壤矿物和磷化合物结构模型的构建及计算原理 | 第73-78页 |
4.1.1 土壤矿物和磷化合物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73-76页 |
4.1.2 土壤矿物和磷化合物结构模型的计算原理及分析 | 第76-78页 |
4.2 土壤矿物与无机磷的弱相互作用 | 第78-83页 |
4.3 土壤矿物与有机磷的弱相互作用 | 第83-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矿物质调理剂对水溶液中氮磷的吸附机理影响研究 | 第90-10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1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90-91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91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4页 |
5.2.1 高岭石对磷酸二氢钾以及肌醇六磷酸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91-93页 |
5.2.2 伊利石对磷酸二氢钾以及肌醇六磷酸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93-95页 |
5.2.3 蒙脱石对磷酸二氢钾以及肌醇六磷酸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95-97页 |
5.2.4 三水铝石对磷酸二氢钾以及肌醇六磷酸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97-99页 |
5.2.5 针铁矿对磷酸二氢钾以及肌醇六磷酸的吸附影响研究 | 第99-101页 |
5.2.6 讨论 | 第101-10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6.1 结论 | 第106-107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107-108页 |
6.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附表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