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1页 |
1.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页 |
1.1.4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寺庙景观与文化主题 | 第14-22页 |
2.1 寺庙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1 寺庙与寺庙景观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寺庙的起源 | 第14-15页 |
2.1.3 寺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2.1.4 寺庙的分类与特点 | 第17-19页 |
2.2 文化主题与寺庙景观 | 第19-22页 |
2.2.1 文化与文化主题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文化主题的结构特点 | 第19页 |
2.2.3 寺庙景观中文化主题的作用 | 第19-20页 |
2.2.4 寺庙景观设计中文化主题的设定与表达原则 | 第20-22页 |
3 着眼于文化主题的寺庙景观设计手法探究 | 第22-46页 |
3.1 历史文脉的挖掘 | 第22-24页 |
3.1.1 历史文脉的定义 | 第22页 |
3.1.2 历史文脉的挖掘 | 第22-23页 |
3.1.3 历史文脉元素在寺庙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 第23-24页 |
3.2 主题的设定与风格的选择 | 第24-27页 |
3.2.1 主题设定的原则 | 第24-25页 |
3.2.2 主题设定的方法 | 第25-26页 |
3.2.3 风格的概念与分类 | 第26页 |
3.2.4 风格的选择 | 第26-27页 |
3.3 寺庙景观设计中文化的表达 | 第27-30页 |
3.3.1 命名 | 第27-28页 |
3.3.2 匾额与楹联 | 第28页 |
3.3.3 符号文化的运用 | 第28-30页 |
3.4 景观元素的运用 | 第30-42页 |
3.4.1 整体布局 | 第30-31页 |
3.4.2 寺庙的空间组织 | 第31-33页 |
3.4.3 植物配置 | 第33-35页 |
3.4.4 水体营造 | 第35-37页 |
3.4.5 叠山置石 | 第37-39页 |
3.4.6 铺装与园路 | 第39-40页 |
3.4.7 景观小品 | 第40-42页 |
3.5 意境营造 | 第42-46页 |
3.5.1 从视觉营造意境 | 第42-43页 |
3.5.2 从听觉营造意境 | 第43页 |
3.5.3 从嗅觉营造意境 | 第43-44页 |
3.5.4 从触觉营造意境 | 第44页 |
3.5.5 从心理感受营造意境 | 第44-46页 |
4 现代经典寺庙景观案例分析研究——以法门寺文化景区为例 | 第46-60页 |
4.1 法门寺的历史文脉资源分析 | 第46-48页 |
4.1.1 历史资源 | 第46-47页 |
4.1.2 地理资源 | 第47页 |
4.1.3 文化资源 | 第47-48页 |
4.2 法门寺文化景区的主题与风格 | 第48-49页 |
4.2.1 主题设定 | 第48-49页 |
4.2.2 风格定位 | 第49页 |
4.2.3 设计理念解析 | 第49页 |
4.3 法门寺文化景区设计手法的鉴赏与研究 | 第49-58页 |
4.3.1 整体布局 | 第49-50页 |
4.3.2 景观序列组织 | 第50-53页 |
4.3.3 水体营造 | 第53-54页 |
4.3.4 植物配置 | 第54-55页 |
4.3.5 地面铺装 | 第55-56页 |
4.3.6 服务设施 | 第56-58页 |
4.3.7 法门寺文化景区与当地民俗的融合 | 第58页 |
4.4 对法门寺文化景区设计研究的总结与分析 | 第58-60页 |
4.4.1 法门寺文化景区设计的特点 | 第58页 |
4.4.2 对法门寺文化景区存在问题的思考 | 第58-60页 |
5 草堂寺景区改造与创意设计 | 第60-78页 |
5.1 草堂寺历史文脉资源挖掘 | 第60-65页 |
5.1.1 历史文化和景观资源 | 第60-63页 |
5.1.2 区位分析与气候环境 | 第63-64页 |
5.1.3 民俗艺术和文化资源 | 第64-65页 |
5.2 草堂寺景区主题与设计思路 | 第65-66页 |
5.2.1 主题提炼 | 第65页 |
5.2.2 设计思路 | 第65页 |
5.2.3 风格定位 | 第65-66页 |
5.3 草堂寺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 第66-73页 |
5.3.1 寺院现状 | 第66-67页 |
5.3.2 存在问题总结 | 第67页 |
5.3.3 草堂寺景观改造设计 | 第67-73页 |
5.4 禅境空间创意设计 | 第73-78页 |
5.4.1 画桥微步 | 第73-74页 |
5.4.2 止水若心 | 第74-75页 |
5.4.3 一梦如是 | 第75-78页 |
6 结论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录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