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革命统一战线论文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统计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2.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2.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4页
    2.1 党外代表人士研究第18-20页
        2.1.1 党外代表人士的概念第18-19页
        2.1.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内涵第19-20页
    2.2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研究第20-23页
        2.2.1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评价第20-21页
        2.2.2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2.3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优化路径第22-23页
    2.3 现有研究述评第23-24页
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第24-33页
    3.1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现状第24-29页
        3.1.1 性别与年龄结构第24-25页
        3.1.2 职称与学历结构第25-26页
        3.1.3 党派和参政议政结构第26-28页
        3.1.4 民主党派任职结构第28页
        3.1.5 党外处级以上干部队伍结构第28-29页
    3.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特征第29-31页
        3.2.1 文化层次较高,专业业务突出第30页
        3.2.2 政治素质良好,合作意识较强第30页
        3.2.3 民主意识强烈,参政热情较高第30-31页
        3.2.4 社会交往广泛,社会影响较大第31页
        3.2.5 社会服务积极,群众基础较好第31页
    3.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3.1 年龄结构不合理第31页
        3.3.2 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第31-32页
        3.3.3 参政实效不明显第32页
        3.3.4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第32-33页
4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实际测度第33-55页
    4.1 理论依据和测度方法第33-35页
        4.1.1 理论依据第33-35页
        4.1.2 测度方法第35页
    4.2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第35-39页
        4.2.1 问卷设计第35-38页
        4.2.2 数据收集第38-39页
    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39-41页
        4.3.1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39-40页
        4.3.2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40-41页
    4.4 指标赋权第41-49页
    4.5 统计分析第49-55页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9-52页
        4.5.2 主成分分析第52-53页
        4.5.3 方差分析第53-55页
5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影响因素探析第55-70页
    5.1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影响因素解析第55-58页
        5.1.1 过程变革要素: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第56-57页
        5.1.2 结构变革要素:组织建设第57页
        5.1.3 文化变革要素:文化建设第57-58页
        5.1.4 政治变革要素:政治建设第58页
    5.2 问卷编制和检验第58-60页
        5.2.1 问卷编制第58-60页
        5.2.2 问卷检验第60页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0-62页
    5.4 多元回归分析第62-70页
        5.4.1 政治协商成效的多元回归分析第63-64页
        5.4.2 民主监督成效的多元回归分析第64-65页
        5.4.3 参政议政成效的多元回归分析第65-66页
        5.4.4 社会服务成效的多元回归分析第66-68页
        5.4.5 专业业务成效的多元回归分析第68-70页
6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优化路径第70-74页
    6.1 完善保障措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第70-71页
    6.2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能力第71-72页
    6.3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协商能力第72-73页
    6.4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专业业务能力第73-7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4-77页
    7.1 研究结论第74-75页
    7.2 研究创新点第75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75-77页
附表1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77-80页
附表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第80-81页
附表3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