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风险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网贷平台概述第11-17页
    1.1 网贷平台的概念第11-12页
    1.2 网贷平台的特征第12-13页
        1.2.1 仍在民间借贷的范畴内第12页
        1.2.2 调动了更为广泛的投资者第12-13页
        1.2.3 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双方主体均以自然人为主第13页
    1.3 与其他融资形式比较第13-15页
        1.3.1 网络借贷平台与传统民间借贷的比较第13-14页
        1.3.2 与商业银行比较第14-15页
    1.4 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第15-17页
第2章 国内外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及其比较第17-22页
    2.1 国内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第17-19页
    2.2 国外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第19页
    2.3 国内外营模式的比较第19-22页
        2.3.1 行业监管情况第20页
        2.3.2 交易模式第20-21页
        2.3.3 风险控制的对比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及法律风险第22-27页
    3.1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第22页
    3.2 我国网贷平台存在的法律风险第22-27页
        3.2.1 监管缺失第23页
        3.2.2 肆意超越经营范围第23-24页
        3.2.3 信贷风险评价机制不健全第24-25页
        3.2.4 市场准入门槛低第25-26页
        3.2.5 账户资金缺乏监管,无法完全保证资金安全第26-27页
第4章 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第27-34页
    4.1 明确放贷人的法律主体定位及其权利义务第27-28页
    4.2 健全网络借贷平台的信贷风险评价机制第28-30页
        4.2.1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第28-29页
        4.2.2 建立网站的信用评级制度第29-30页
    4.3 完善平台的风险控制体系第30-34页
        4.3.1 加强贷前审核第30-31页
        4.3.2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并实行清结算分离第31-32页
        4.3.3 建立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第32-34页
第5章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展望第34-36页
    5.1 P2P网络借贷行业内部的整合第34-35页
    5.3 网络借贷平台与线下金融机构的合作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