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4页
    一、选题理由:由一个土地确权案件引发的思考第9-11页
        (一) 案件介绍第9-10页
        (二) 该土地确权案件引发的启示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研究内容第11-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页
    四、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 专家学者关于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研究第12-13页
        (二) 本文对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问题研究的突破点第13-14页
第一章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概述第14-17页
    一、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基本概念第14-15页
        (一) 农村土地确权的概念第14页
        (二) 不动产登记的概念第14页
        (三) 农村土地登记的概念第14-15页
    二、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与农村土地登记的关系第15页
        (一) 农村土地确权与农村土地登记的区别第15页
        (二) 农村土地确权与农村土地登记的联系第15页
    三、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范围第15-17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17-25页
    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现状第17-18页
        (一) 我国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第17页
        (二) 我国农村确权工作仍未完成第17-18页
    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规范实施的必要性分析第18-19页
        (一)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价值第18-19页
        (二) 规范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必要性第19页
    三、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规范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第19-21页
        (一) 土地登记相关法律已日渐成熟第19-20页
        (二) 地方探索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实践第20页
        (三) 农村土地登记已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第20页
        (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提供了技术支持第20-21页
    四、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应达到的状态第21-25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存在的困境第25-31页
    一、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存在的制度上的困境第25页
    二、我国农村土地在确权登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困境第25-26页
        (一) 历史遗留问题多第25-26页
        (二) 农村居民缺乏土地确权登记意识第26页
        (三) 经费缺乏第26页
        (四) 农村土地确权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第26页
    三、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存在的法律规范上的困境第26-29页
        (一)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相关的法律不系统完善第26-27页
        (二)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机关不明确第27-28页
        (三) 缺乏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监督机关第28页
        (四) 未形成农村土地资料的电子信息化第28-29页
    四、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存在实际操作中的困境第29-31页
第四章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问题的对策探讨第31-40页
    一、对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探讨第31页
    二、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分析第31-33页
        (一) 根据尊重历史的原则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31-32页
        (二) 加大宣传力度第32页
        (三) 加大经费投入第32页
        (四) 提高农村产权确权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水平第32-33页
    三、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问题的法律对策探讨第33-36页
        (一) 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立法第33页
        (二) 明确农村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第33-34页
        (三) 设立专门的确权登记机关第34-36页
        (四) 实现农村土地登记薄的信息实时共享第36页
    四、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存在实际操作中的对策第36-38页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过程中的对策第36-37页
        (二)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过程中的对策第37-38页
    五、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与农村土地登记的衔接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风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