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光自旋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 第10-17页 |
1.2.1 光自旋霍尔效应概述 | 第10-14页 |
1.2.2 光自旋霍尔效应的应用 | 第14-17页 |
1.3 介质薄膜结构中的光自旋霍尔效应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1 介质界面的光自旋霍尔效应 | 第17-18页 |
1.3.2 常规介质薄膜结构中的光自旋霍尔效应 | 第18-20页 |
1.3.3 金属介质薄膜结构中的光自旋霍尔效应 | 第20-21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光自旋霍尔效应的基本理论 | 第23-34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光的偏振态及其表示方法 | 第23-26页 |
2.3 介质薄膜结构中的光束传输模型 | 第26-30页 |
2.3.1 光束传输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2.3.2 反射光的自旋霍尔效应 | 第28-30页 |
2.4 转移矩阵法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任意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表示及其转换方法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表示 | 第35-36页 |
3.3 波片在邦加球上偏振态的转换规律 | 第36-40页 |
3.3.1 λ/2波片在邦加球上的转换规律 | 第37-38页 |
3.3.2 λ/4波片在邦加球上的转换规律 | 第38-40页 |
3.4 邦加球上任意两点偏振态的转换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光在介质界面反射的自旋分裂旋转研究 | 第42-51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光在空气-玻璃界面反射的理论分析 | 第42-45页 |
4.3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45-49页 |
4.3.1 布儒斯特角处自旋分裂旋转及其形成机制 | 第45-46页 |
4.3.2 远离布儒斯特角的自旋分裂旋转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基于金属介质薄膜结构增强光自旋霍尔效应 | 第51-59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含金属的介质薄膜结构及理论分析 | 第51-54页 |
5.3 基于合金介电常数可控特性增强光自旋霍尔效应 | 第54-58页 |
5.3.1 合金介电常数对共振角的调控 | 第54-55页 |
5.3.2 合金介电常数对光自旋霍尔效应的增强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