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2 备件总包管理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备件管理分析指标 | 第20-21页 |
2.1.1 备件计划准确率 | 第20页 |
2.1.2 备件周转率 | 第20-21页 |
2.1.3 备件三金 | 第21页 |
2.1.4 备件库龄 | 第21页 |
2.2 常用备件管理基本理论 | 第21-29页 |
2.2.1 ABC分类法划分备件属性 | 第21-23页 |
2.2.2 EPC分析法推进备件总包管理服务 | 第23-25页 |
2.2.3 SWOT方法挖掘供应商信息 | 第25-26页 |
2.2.4 Kraljic供应矩阵确定采购策略 | 第26-28页 |
2.2.5 AOA绘制总包关键线路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备件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42页 |
3.1 备件组织体系 | 第30-32页 |
3.2 备件管理流程 | 第32-34页 |
3.3 备件管理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3.3.1 备件计划命中率分析 | 第35-36页 |
3.3.2 备件年周转率分析 | 第36页 |
3.3.3 备件三金分析 | 第36-37页 |
3.3.4 备件库龄分析 | 第37-38页 |
3.4 备件管理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3.4.1 备件三金联动不平衡 | 第38-39页 |
3.4.2 备件库存结构不合理 | 第39页 |
3.5 备件管理综合分析 | 第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4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连铸辊系总包模式探索 | 第42-66页 |
4.1 连铸辊系管理方式历程 | 第42页 |
4.2 备件总包模式选择连铸辊系 | 第42-45页 |
4.2.1 技术标准、备件更换周期符合条件 | 第43页 |
4.2.2 连铸辊系分工界面明确 | 第43-45页 |
4.3 应用SWOT分析法确定连铸辊系总包供应商 | 第45-49页 |
4.4 连铸辊系总包模式准备 | 第49-56页 |
4.4.1 AOA绘制连铸辊系总包关键线路 | 第49-50页 |
4.4.2 斯凯孚宁波分公司总包准备 | 第50-54页 |
4.4.3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总包准备 | 第54-56页 |
4.5 连铸辊系总包实施 | 第56-58页 |
4.5.1 现场管理规范化 | 第56-57页 |
4.5.2 产品质量稳定化 | 第57页 |
4.5.3 技术服务专业化 | 第57-58页 |
4.6 连铸辊系总包效果 | 第58-60页 |
4.6.1 连铸辊系维护成本降低 | 第58页 |
4.6.2 连铸辊系在线状态提升 | 第58-59页 |
4.6.3 管理、环境得到改善 | 第59-60页 |
4.7 连铸辊系总包供应商评价 | 第60-64页 |
4.7.1 总包供应商评价原则 | 第60-61页 |
4.7.2 总包供应商评价步骤 | 第61-62页 |
4.7.3 总包供应商评价标准 | 第62-63页 |
4.7.4 总包合同付款管理 | 第63-6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钢铁企业备件总包模式结论与建议 | 第66-70页 |
5.1 研究工作的内容和基本结论 | 第66-67页 |
5.2 钢铁企业备件管理总包模式的几点建议 | 第67-70页 |
5.2.1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长期总包垄断效应 | 第67页 |
5.2.2 注重供应商管理,防止原始数据丢失 | 第67页 |
5.2.3 调整结算方式,提高供应商资金回笼 | 第67-68页 |
5.2.4 强化合同执行,确保总包平稳过渡 | 第68页 |
5.2.5 强化供应商角色转变,实现双赢 | 第68-69页 |
5.2.6 减少主观因素影响,科学研判选择总包服务备件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