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单向流固耦合数值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2-17页 |
1.2.1 蒸汽发生器内的汽液两相流 | 第12-13页 |
1.2.2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热应力 | 第13-16页 |
1.2.3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18-30页 |
2.1 一次侧及传热管的控制方程 | 第18-19页 |
2.2 二次侧流动与沸腾传热模型 | 第19-29页 |
2.2.1 湍流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壁面函数模型 | 第21-24页 |
2.2.3 Particle模型 | 第24-25页 |
2.2.4 热相变模型 | 第25-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流固耦合分析基础 | 第30-41页 |
3.1 流固耦合方法简介 | 第30-33页 |
3.1.1 流固耦合模拟的几种方法 | 第30-31页 |
3.1.2 ANSYS流固耦合理论 | 第31-33页 |
3.2 传热管热应力数学模型 | 第33-38页 |
3.2.1 热应力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3.2.2 含温度变化的广义虎克定律 | 第35-36页 |
3.2.3 热弹性力学的平衡微分方程 | 第36-37页 |
3.2.4 热弹性体的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3.3 传热管温度场有限元解法 | 第38-40页 |
3.3.1 单元上构造温度插值函数 | 第38页 |
3.3.2 单元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 第41-55页 |
4.1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1-45页 |
4.1.1 物理模型 | 第42-43页 |
4.1.2 网格划分 | 第43-45页 |
4.1.3 边界条件 | 第45页 |
4.2 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分析 | 第45-50页 |
4.2.1 流速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4.2.2 压力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4.2.3 温度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4 传热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4.2.5 含汽率特性分析 | 第50页 |
4.3 缝隙对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 | 第50-54页 |
4.3.1 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4.3.2 传热特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热应力计算 | 第55-71页 |
5.1 热应力分析基本步骤 | 第55-56页 |
5.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5.2.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5.2.2 材料属性 | 第57页 |
5.2.3 加载及约束 | 第57-58页 |
5.3 热应力结果分析 | 第58-68页 |
5.3.1 传热管热应力分析 | 第59-62页 |
5.3.2 传热管的变形分析 | 第62-68页 |
5.4 缝隙对传热管热应力的影响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