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藿香正气丸的主要入血成分及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前言第7-10页
综述一 藿香正气方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1 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0-12页
    2 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概况第12-14页
    3 小结第14-15页
综述二 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靶点第15-21页
    1 胃肠运动障碍第15-16页
    2 脑肠肽等胃肠激素与 NO 异常第16-21页
综述三 计算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第21-25页
    1 网络药理学的概况第21-22页
    2 网络药理学的应用第22页
    3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第22-23页
    4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及其特点第23页
    5 网络药理学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第23-24页
    6 小结第24-25页
第一章 藿香正气滴丸的入血成分研究第25-48页
    1 计算机虚拟筛选第25-28页
        1.1 构建化合物结构信息库第25-26页
        1.2 ADME 预测第26-28页
    2 体外肠外翻方法快速发现吸收成分群研究第28-34页
        2.1 研究方法分析第28页
        2.2 材料、动物、仪器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页
        2.4 色谱条件第29-30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2.6 讨论第33-34页
    3 LC-MS/MS 法研究藿香正气滴丸在大鼠体内主要入血成分第34-46页
        3.1 材料、动物、仪器第34页
        3.2 实验方法第34-35页
        3.3 厚朴酚、和厚朴酚、橙皮苷 的 LC-MS/MS 分析第35-39页
        3.4 白当归素、甘草苷、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 的 LC-MS/MS 分析第39-43页
        3.5 藿香正气滴丸其它入血成分推测第43-46页
    4 小结第46-48页
第二章 藿香正气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计算网络药理学研究第48-64页
    1 拟采用的计算网络药理研究方法第48-50页
        1.1 聚类分析第48页
        1.2 分子对接第48-50页
        1.3 网络分析第50页
    2 成药性和聚类分析第50-52页
        2.1 成药性分析第50-51页
        2.2 聚类分析第51-52页
    3 作用靶点和药-靶网络的构建第52-55页
        3.1 收集 FD 疾病的相关靶标蛋白质第52-54页
        3.2 分子对接研究第54-55页
        3.3 中药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图构建第55页
    4 小分子-靶蛋白网络特征分析第55-63页
        4.1 多靶点性能分析第55-58页
        4.2 高选择性能分析第58-63页
    5 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7页
    1 论文工作总结第64-65页
    2 论文创新点第65页
    3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7-78页
附录一: 藿香正气方含有化合物编号及名称第78-101页
附录二:藿香正气方所含 613 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第101-151页
附录三:主成分分析 PC1-PC2-PC3 图的三维坐标含义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方言词语研究
下一篇:中小城市分级诊疗制度实证研究--以太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