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7-13页
第一章 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来源第13-19页
    第一节 对巴赫金交往对话理论的探索过程第13-16页
        一、开采:钱中文的巴赫金研究第13-14页
        二、吸纳:从对话方法到对话立场第14-15页
        三、创新: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提出第15-16页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影响与启迪第16-19页
        一、现代批判诠释学的影响第16-17页
        二、交往对话思想的启迪第17-19页
第二章 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具体内涵第19-31页
    第一节 交往对话是一种思维方式第19-21页
        一、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第19-20页
        二、宽容、综合的思维方式第20页
        三、激活创新的思维方式第20-21页
    第二节 交往对话是人的实际存在方式第21-23页
        一、哲学人类学中的交往对话第22页
        二、诠释学中的交往对话第22-23页
        三、交往对话是具有人文科学性质的第23页
    第三节 交往对话是文学理论发展的途径第23-27页
        一、贯通的现代性与开放的自主性第24-25页
        二、中外文论的交往对话第25-27页
    第四节 交往对话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第27-31页
        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创作原则第27-29页
        二、文学创作与人文精神的交往对话第29页
        三、文学本体的审美内涵与语言形式的交往对话第29-31页
第三章 交往对话理论与其它理论命题的关系第31-42页
    第一节 交往对话与“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第31-34页
        一、“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基础第31-33页
        二、“审美意识形态论”突破与发展的关键第33-34页
    第二节 交往对话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第34-37页
        一、“文学理论现代性“的精神实质第34-36页
        二、“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在尺度与精神诉求第36-37页
    第三节 交往对话与“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37-42页
        一、“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坚持的学理品质第37-39页
        二、“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构架的思维方式第39-42页
第四章 关于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思考与认识第42-47页
    第一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学理论发展的启示意义第42-43页
    第二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第43-44页
    第三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学繁荣发展的启示意义第44-46页
    第四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下社会的启示意义第46-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发表论文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范畴研究
下一篇:视觉信息与潜在心理以“梦镜”实验影像装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