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网动态作用电弧与弓网接触特性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弓网动态作用电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弓网系统接触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弓网系统的电弧现象 | 第17-23页 |
2.1 弓网系统中电弧的产生机理分析 | 第17-19页 |
2.1.1 电弧的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2.1.2 弓网系统的电弧现象 | 第18-19页 |
2.2 弓网动态作用电弧的特征及影响 | 第19-20页 |
2.2.1 弓网动态作用电弧的特征 | 第19页 |
2.2.2 弓网动态作用电弧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 弓网动态作用电弧的检测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弓网接触特性分析 | 第23-39页 |
3.1 弓网系统的接触特性 | 第23-28页 |
3.1.1 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几何特征 | 第23-25页 |
3.1.2 电接触特性 | 第25-26页 |
3.1.3 弓网系统的摩擦与磨损 | 第26-27页 |
3.1.4 动态相互作用 | 第27-28页 |
3.2 弓网动态作用电弧与弓网接触压力的关系 | 第28-29页 |
3.3 弓网接触压力的测量 | 第29-31页 |
3.4 接触线一跨内高差的测量 | 第31-34页 |
3.4.1 接触式测量方法 | 第32-33页 |
3.4.2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 第33-34页 |
3.5 弓网系统受流质量的评价标准 | 第34-36页 |
3.5.1 受流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 第34-35页 |
3.5.2 国外的弓网系统受流质量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3.5.3 中国的弓网系统受流质量评价标准 | 第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4 动态作用电弧与接触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67页 |
4.1 数据分析软件Origin 8.0简介 | 第39页 |
4.2 检测数据的导入与筛选 | 第39-44页 |
4.3 动态作用电弧与接触压力的关系探讨 | 第44-55页 |
4.3.1 动态作用电弧与最小接触压力的关系 | 第44-50页 |
4.3.2 动态作用电弧与压力差的关系 | 第50-55页 |
4.4 动态作用电弧与接触线一跨内高差的关系探讨 | 第55-61页 |
4.5 接触线一跨内高差与压力差的关系探讨 | 第61-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A | 第73-77页 |
附录B | 第77-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