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基本概念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政府环境行政作为义务分析 | 第17-19页 |
一、环境行政法律关系 | 第17-18页 |
二、政府的环境作为义务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环境行政不作为基本问题 | 第19-23页 |
一、环境行政不作为的含义及特点 | 第19-20页 |
二、环境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三、环境行政不作为的严重危害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 | 第23-25页 |
一、环境行政监督机制概念界定 | 第23页 |
二、我国环境行政监督方式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现状及不足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现状 | 第25-30页 |
一、环境事件及其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二、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现状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不足 | 第30-36页 |
一、监督体制自身固有缺陷影响监督实效 | 第31-33页 |
二、权力机关监督流于形式 | 第33-34页 |
三、监管主体缺乏协调力度不易发挥监管合力 | 第34页 |
四、社会监督力度不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外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制度借鉴 | 第36-45页 |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制度 | 第36-39页 |
一、自觉性地遵守法律制度 | 第36页 |
二、EPA规则 | 第36-38页 |
三、协商式程序规则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日本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制度 | 第39-41页 |
一、日本环境厅环境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二、日本企业环境管理员制度 | 第40页 |
三、日本环境公益诉讼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外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一、完善监督机制形成权力集中的专门权威机构 | 第41-42页 |
二、完善监督机构的建设和职位责任的分配 | 第42页 |
三、重视环境相关机构的构建和完善 | 第42-43页 |
四、加强环境行政监督机制的丰富和多样化 | 第43页 |
五、对行政诉讼机制进行改革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的思考 | 第45-56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的重要意义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不作为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 第46-56页 |
一、完善环境行政机关的自身监督机制的法制构建 | 第46-50页 |
二、加强公众参与对环境行政机关进行民主监督 | 第50-53页 |
三、完善司法救济对环境行政不作为进行最后的监督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