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9页 |
1.4 主要术语界定 | 第9-10页 |
1.5 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0-11页 |
2 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理论背景 | 第11-13页 |
2.1.1 解题过程的理论 | 第11-12页 |
2.1.2 影响解题过程的主要因素 | 第12-13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2 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4页 |
4.1 解题错误分析 | 第22-41页 |
4.1.1 优异生 | 第22-33页 |
4.1.2 后进生 | 第33-41页 |
4.2 解题错误比较 | 第41-44页 |
4.2.1 解题错误现象比较 | 第41-42页 |
4.2.2 解题错题分布比较 | 第42-43页 |
4.2.3 解题错误比例比较 | 第43-44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4-48页 |
5.1 结论 | 第44-46页 |
5.1.1 优异生和后进生解题错误的现象不同 | 第44-45页 |
5.1.2 优异生和后进生错误分布趋势相同 | 第45页 |
5.1.3 优异生和后进生解题错误所占比例不完全相同 | 第45-46页 |
5.2 建议 | 第46-48页 |
5.2.1 对成绩优异学生解题教学的建议 | 第46页 |
5.2.2 对后进生解题教学的建议 | 第46-47页 |
5.2.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全等三角形解题错误测试卷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