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大跨度桥梁发展概述 | 第10-16页 |
1.1.1 大跨度梁桥的发展 | 第10-11页 |
1.1.2 大跨度拱桥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大跨度斜拉桥的发展 | 第12-14页 |
1.1.4 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 | 第14-16页 |
1.2 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概述 | 第16-20页 |
1.2.1 桥梁抗风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2 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 第18页 |
1.2.3 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4 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研究 | 第2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2章 风-车-桥系统模型介绍 | 第22-32页 |
2.1 自然风的基本特性 | 第22-25页 |
2.1.1 自然风的组成和分级 | 第22-24页 |
2.1.2 平均风的基本特性 | 第24页 |
2.1.3 脉动风的基本特性 | 第24-25页 |
2.2 车辆模型 | 第25-30页 |
2.2.1 基本假定 | 第25页 |
2.2.2 车辆振动形式 | 第25-26页 |
2.2.3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自由度 | 第26-27页 |
2.2.4 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简图 | 第27-29页 |
2.2.5 车辆技术参数 | 第29-30页 |
2.3 桥梁模型 | 第30-32页 |
2.3.1 桥梁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0-31页 |
2.3.2 桥梁结构常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1-32页 |
第3章 桥梁风荷载的模拟和轮轨力的求解 | 第32-50页 |
3.1 桥梁风荷载的模拟 | 第32-41页 |
3.1.1 风对桥梁的作用 | 第32-35页 |
3.1.2 桥梁静风荷载 | 第35-36页 |
3.1.3 桥梁脉动风荷载 | 第36-37页 |
3.1.4 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 | 第37-41页 |
3.2 轮轨作用力求解 | 第41-50页 |
3.2.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第41-43页 |
3.2.2 轮轨法向力的计算 | 第43-44页 |
3.2.3 轮轨切向蠕滑力的计算 | 第44-46页 |
3.2.4 轮轨作用力求解程序编写及验证 | 第46-50页 |
第4章 风和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分析 | 第50-78页 |
4.1 大跨度桥梁动力响应理论分析 | 第50-56页 |
4.1.1 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程序验证 | 第51-56页 |
4.1.2 风车桥系统运动方程及其求解 | 第56页 |
4.2 风和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分析 | 第56-65页 |
4.2.1 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6-58页 |
4.2.2 车速变化影响分析 | 第58-62页 |
4.2.3 车速和风速综合影响分析 | 第62-65页 |
4.3 风和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拱桥动力分析 | 第65-71页 |
4.3.1 大跨拱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65-67页 |
4.3.2 车速变化影响分析 | 第67-70页 |
4.3.3 车速和风速综合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4.4 风和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斜拉-悬索桥动力分析 | 第71-78页 |
4.4.1 大跨斜拉-悬索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71-73页 |
4.4.2 车速变化影响分析 | 第73-76页 |
4.4.3 车速和风速综合影响分析 | 第76-7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