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表演者权利理论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北京条约》及表演者权利立法影响的专题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文章结构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表演者权利基本概念与《北京条约》 | 第13-18页 |
2.1 表演者权利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2.1.1 表演者权利的产生 | 第13-14页 |
2.1.2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2 《北京条约》的缔约背景及影响 | 第15-18页 |
2.2.1 《北京条约》的缔约背景及过程 | 第15-16页 |
2.2.2 《北京条约》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3章 表演者权利主体与客体的界定 | 第18-25页 |
3.1 表演者的界定 | 第18-20页 |
3.1.1 表演者的通常涵义 | 第18页 |
3.1.2 国际公约和各国立法关于表演者概念的规定 | 第18-19页 |
3.1.3 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表演者的关系 | 第19-20页 |
3.1.4 《北京条约》框架下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20页 |
3.2 关于表演概念的产生及认定 | 第20-25页 |
3.2.1 表演的通常涵义 | 第21页 |
3.2.2 国际公约及各国立法中表演概念的规定 | 第21-23页 |
3.2.3 《北京条约》框架下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23-25页 |
第4章 表演者权利内容研究 | 第25-39页 |
4.1 表演者的精神权利 | 第25-29页 |
4.1.1 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产生及发展 | 第25-26页 |
4.1.2 各国表演者精神权利相关立法比较分析及我国典型案例评析 | 第26-28页 |
4.1.3 《北京条约》框架下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28-29页 |
4.2 表演者的经济权利 | 第29-39页 |
4.2.1 表演者经济权利的产生及发展 | 第29-30页 |
4.2.2 其他国家或地区表演者经济权利相关立法的比较分析 | 第30-36页 |
4.2.3 《北京条约》框架下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36-39页 |
第5章 表演者权利实现方式研究 | 第39-48页 |
5.1 表演者权利的转让 | 第39-43页 |
5.1.1 权利转让的产生 | 第39-40页 |
5.1.2 权利转让的制定历程 | 第40-41页 |
5.1.3 《北京条约》框架下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41-43页 |
5.2 表演者权利的集体管理 | 第43-48页 |
5.2.1 表演者权利的基础型集体合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 第44-45页 |
5.2.2 其他国家表演者权利基础型集体合同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5.2.3 我国表演者权利基础型集体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