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合同法定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 第15-21页 |
2.1 合同法定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关系的理论学说 | 第15-17页 |
2.1.1 择一关系 | 第15页 |
2.1.2 并用关系 | 第15-16页 |
2.1.3 应采并用关系 | 第16-17页 |
2.2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立法例 | 第17-21页 |
2.2.1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不能并存立法例 | 第17页 |
2.2.2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并存的立法例 | 第17-21页 |
第3章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 第21-26页 |
3.1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的理论学说 | 第21-23页 |
3.1.1 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说 | 第21-22页 |
3.1.2 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说 | 第22-23页 |
3.2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 第23-26页 |
3.2.1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之法律规范 | 第23-24页 |
3.2.2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之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第4章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26-40页 |
4.1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例 | 第26-28页 |
4.1.1 直接效果说到清算关系说 | 第26-27页 |
4.1.2 间接效果说 | 第27页 |
4.1.3 折中说 | 第27-28页 |
4.2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 | 第28-32页 |
4.2.1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学者既有学说 | 第28-29页 |
4.2.2 笔者对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观点 | 第29-32页 |
4.3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 | 第32-40页 |
4.3.1 我国相关立法的演变 | 第32-34页 |
4.3.2 损害赔偿的范围的界定 | 第34-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