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1 心理理论概念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1.2 心理理论的内容 | 第14-17页 |
1.2.1 信念 | 第14-16页 |
1.2.2 愿望 | 第16页 |
1.2.3 意图 | 第16-17页 |
1.2.4 情绪 | 第17页 |
1.3 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 第17-19页 |
1.3.1 理论论 | 第18页 |
1.3.2 模拟论 | 第18页 |
1.3.3 模块论 | 第18-19页 |
1.3.4 执行功能说 | 第19页 |
1.4 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 | 第19-29页 |
1.4.1 心理理论的脑成像研究 | 第19-21页 |
1.4.2 信念的ERP研究 | 第21-25页 |
1.4.3 愿望的ERP研究 | 第25-26页 |
1.4.4 意图的ERP研究 | 第26-27页 |
1.4.5 情绪的ERP研究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研究方案与研究意义 | 第29-33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9-30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30-31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31-33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31-32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研究一:为自己和为他人愿望推理的ERP研究 | 第33-4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3-3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3.2.1 被试 | 第34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34-36页 |
3.2.3 EEG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36-38页 |
3.3 结果 | 第38-39页 |
3.3.1 行为结果 | 第38页 |
3.3.2 ERP结果 | 第38-39页 |
3.4 讨论 | 第39-40页 |
3.5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研究二:为自己和为他人信念推理的ERP研究 | 第41-51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41-43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3-47页 |
4.2.1 被试 | 第43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43-45页 |
4.2.3 EEG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45-47页 |
4.3 结果 | 第47-48页 |
4.3.1 行为结果 | 第47页 |
4.3.2 ERP结果 | 第47-48页 |
4.4 讨论 | 第48-50页 |
4.5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研究三:为自己和为他人意图推理的ERP研究 | 第51-68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51-54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54-60页 |
5.2.1 被试 | 第54页 |
5.2.2 刺激和任务 | 第54-55页 |
5.2.3 实验过程 | 第55-57页 |
5.2.4 EEG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57-60页 |
5.3 结果 | 第60-62页 |
5.3.1 行为结果 | 第60页 |
5.3.2 ERP结果 | 第60-62页 |
5.4 讨论 | 第62-67页 |
5.5 结论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研究四:为自己和为他人情绪推理的ERP研究 | 第68-81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68-70页 |
6.2 研究方法 | 第70-74页 |
6.2.1 被试 | 第70页 |
6.2.2 刺激和任务 | 第70页 |
6.2.3 实验过程 | 第70-72页 |
6.2.4 EEG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72-74页 |
6.3 结果 | 第74-76页 |
6.3.1 行为结果 | 第74页 |
6.3.2 ERP结果 | 第74-76页 |
6.4 讨论 | 第76-80页 |
6.5 结论 | 第80-81页 |
第七章 总的讨论和结论 | 第81-89页 |
7.1 总的讨论 | 第81-88页 |
7.2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