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的抛丸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抛丸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水平 | 第10-14页 |
| ·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 ·远程监控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抛丸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 第2章 抛丸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7页 |
| ·抛丸生产线及抛丸设备工作原理的概述 | 第17-21页 |
| ·抛丸生产系统组成及生产线流程 | 第17-18页 |
| ·抛丸生产设备工作原理描述 | 第18-21页 |
| ·远程监控关键技术总体分析 | 第21-24页 |
| ·监控系统架构模式的确定 | 第21-23页 |
| ·监控系统及装置总体分析 | 第23-24页 |
| ·监控系统图像传输技术总体分析 | 第24页 |
| ·远程监控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 ·远程监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的关键技术 | 第27-49页 |
| ·系统B/S 模式网络架构 | 第27-36页 |
| ·B/S 模式网络架构的选择 | 第27-29页 |
| ·B/S 模式技术实现 | 第29-31页 |
| ·B/S 模式实时性分析和解决 | 第31-32页 |
| ·B/S 模式数据通信可靠性分析和解决 | 第32-34页 |
| ·B/S 模式数据安全分析和技术解决 | 第34-36页 |
| ·图像压缩算法的选择 | 第36-43页 |
| ·图像压缩的原理 | 第36-38页 |
| ·监控系统JPEG2000 标准算法选择 | 第38-43页 |
| ·图像数据传输 | 第43-47页 |
| ·图像数据传输方式 | 第43-45页 |
| ·图像数据传输差错控制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抛丸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49-62页 |
|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第49页 |
| ·基于ARM 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9-55页 |
| ·ARM 微控制器的选用 | 第49-50页 |
| ·嵌入式控制系统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50-55页 |
| ·抛丸设备中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 第55-60页 |
| ·传感器的选用 | 第55-58页 |
| ·传感器与嵌入式间的信号处理电路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5章 抛丸设备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62-86页 |
| ·监控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第62页 |
|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 第62-66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用 | 第62-64页 |
| ·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64-66页 |
| ·监控主程序设计 | 第66-68页 |
| ·监控系统子程序设计 | 第68-74页 |
| ·现场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68-69页 |
| ·报警中断程序设计 | 第69-72页 |
| ·远程通信程序设计 | 第72-73页 |
|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73-74页 |
| ·远程诊断中心软件设计 | 第74-84页 |
| ·组态软件的选用 | 第74-75页 |
| ·界面设计 | 第75-80页 |
| ·数据管理 | 第80-82页 |
| ·网络管理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6章 系统安装调试及结果分析 | 第86-90页 |
| ·实验室调试 | 第86-87页 |
| ·抛丸设备生产现场调试 | 第87-88页 |
| ·结果分析 | 第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 结论 | 第90-92页 |
| 本文主要创新工作 | 第90页 |
|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