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 1.5 全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4页 | 
| 2.1.1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理论 | 第14页 | 
| 2.1.2 特定要素模型(短期条件下) | 第14页 | 
| 2.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4-17页 | 
| 2.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4-15页 | 
| 2.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第15-16页 | 
| 2.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第16-17页 | 
| 第3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发展状况 | 第17-29页 | 
| 3.1 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 | 第17-19页 | 
| 3.2 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状况 | 第19-22页 | 
| 3.2.1 中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状况 | 第19-20页 | 
| 3.2.2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状况 | 第20-22页 | 
| 3.3 中国工资差距状况 | 第22-28页 | 
| 3.3.1 中国工资差距的总体状况 | 第22-23页 | 
| 3.3.2 中国制造业工资差距的总体状况 | 第23-24页 | 
| 3.3.3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工资差距状况 | 第24-2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进出口贸易对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 | 第29-32页 | 
| 4.1 技术进步机制 | 第29-30页 | 
| 4.2 行业进出口贸易参与程度机制 | 第30-31页 | 
| 4.3 行业特征机制 | 第31页 | 
| 4.4 运营特征机制 | 第3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5章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32-45页 | 
| 5.1 变量的选取和变量指标的测算 | 第32页 | 
| 5.2 数据来源的说明 | 第32页 | 
| 5.3 变量指标的描述统计量 | 第32-33页 | 
| 5.4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 | 第33-41页 | 
| 5.4.1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 5.4.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 5.5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 第41-44页 | 
| 5.5.1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 5.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 全文结论 | 第45页 | 
| 政策建议 | 第45-46页 |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