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特殊形式基础论文

既有砌石挡土墙网锚联合加固措施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砌石挡土墙稳定性数值模拟及其验证第14-30页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4-18页
        2.1.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第14-15页
        2.1.2 接触设置第15-16页
        2.1.3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第16页
        2.1.4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第16-18页
    2.2 试验介绍第18-21页
        2.2.1 试验模型第18-19页
        2.2.2 材料参数第19-20页
        2.2.3 加载装置第20页
        2.2.4 量测内容第20-21页
    2.3 结果分析第21-29页
        2.3.1 与试验水平位移曲线的对比分析第21-23页
        2.3.2 与试验竖向位移曲线的对比分析第23页
        2.3.3 挡土墙砌石接触压分布第23-24页
        2.3.4 背面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分布第24-25页
        2.3.5 背面土体最小主应力分布第25-26页
        2.3.6 背面土体最大主应力分布第26-28页
        2.3.7 背面土体Tresca应力分布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砾石层形状对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第30-44页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3.1.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第30-31页
        3.1.2 接触设置第31页
        3.1.3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第31页
        3.1.4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第31-32页
    3.2 结果分析第32-42页
        3.2.1 荷载-水平位移曲线第32-34页
        3.2.2 荷载-竖向位移曲线第34-35页
        3.2.3 挡土墙砌石接触压分布第35-36页
        3.2.4 背面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分布第36-37页
        3.2.5 背面土体最小主应力分布第37-39页
        3.2.6 背面土体最大主应力分布第39-40页
        3.2.7 背面土体Tresca应力分布第40-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网锚联合加固措施的有限元分析第44-64页
    4.1 概述第44-45页
    4.2 聚乙烯材料结果分析第45-54页
        4.2.1 荷载-水平位移曲线第45-47页
        4.2.2 荷载-竖向位移曲线第47-48页
        4.2.3 背面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分布第48-49页
        4.2.4 背面土体最小主应力分布第49-51页
        4.2.5 背面土体最大主应力分布第51-53页
        4.2.6 背面土体Tresca应力分布第53-54页
    4.3 混凝土材料结果分析第54-63页
        4.3.1 荷载-水平位移曲线第54-56页
        4.3.2 荷载-竖向位移曲线第56-57页
        4.3.3 背面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分布第57-58页
        4.3.4 背面土体最小主应力分布第58-60页
        4.3.5 背面土体最大主应力分布第60-61页
        4.3.6 背面土体Tresca应力分布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加固措施的变参数分析第64-80页
    5.1 不同混凝土厚度影响分析第64-71页
        5.1.1 概述第64页
        5.1.2 倾斜破坏角度对比分析第64-65页
        5.1.3 荷载-位移数据分析第65-68页
        5.1.4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68-71页
    5.2 不同锚杆长度影响分析第71-77页
        5.2.1 概述第71-72页
        5.2.2 倾斜破坏角度对比分析第72页
        5.2.3 荷载-位移数据分析第72-75页
        5.2.4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75-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80-84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项目施工方BIM应用的组织模式研究
下一篇:城市滨水空间重构中的景观规划研究--以宜宾市三江口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