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相结构纳米SiO2类复合电解质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1.1 锂离子电池第11-12页
    1.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第12-13页
    1.3 聚合物电解质分类第13-16页
        1.3.1 按形态分类第13-14页
        1.3.2 按基体材料分类第14-16页
    1.4 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要求第16页
    1.5 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第16-19页
        1.5.1 阿伦尼乌斯理论第17页
        1.5.2 VTF方程第17页
        1.5.3 WLF方程第17-18页
        1.5.4 自由体积模型第18页
        1.5.5 动态键渗透模型第18页
        1.5.6 MN法则第18页
        1.5.7 EMT方程第18-19页
    1.6 改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第19-25页
        1.6.1 修饰聚合物基体第19-20页
        1.6.2 优化有机增塑剂第20-21页
        1.6.3 改善锂盐第21-22页
        1.6.4 改善复合离子液体第22-24页
        1.6.5 加入无机粒子第24-25页
    1.7 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方向第25-26页
    1.8 选题意义、内容及创新第26-28页
        1.8.1 选题意义第26页
        1.8.2 课题研究内容第26页
        1.8.3 课题特色和创新第26-28页
第2章 有机锂盐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第28-40页
    2.1 实验药品第29页
    2.2 主要设备和仪器第29-30页
    2.3 实验原理、方法和装置第30-31页
        2.3.1 实验原理第30页
        2.3.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3.3 实验装置第31页
    2.4 分析测试方法第31-32页
        2.4.1 表面羟基数测定第31-32页
        2.4.2 红外光谱表征第32页
        2.4.3 热失重分析第32页
        2.4.4 扫描电镜表征第32页
    2.5 单因素实验第32-37页
        2.5.1 预处理条件的影响第33-34页
        2.5.2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4页
        2.5.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4-35页
        2.5.4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第35-36页
        2.5.5 改性助剂用量的影响第36页
        2.5.6 重复性实验第36-37页
    2.6 产品表征分析第37-39页
        2.6.1 红外谱图表征第37页
        2.6.2 热失重分析第37-38页
        2.6.3 扫描电镜分析第38-39页
    2.7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SiO_2/P(MMA-S)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第40-51页
    3.1 实验药品第40页
    3.2 主要仪器第40-41页
    3.3 SiO_2/P(MMA-S)复合聚合物的制备第41-43页
        3.3.1 基本原理第41页
        3.3.2 实验方法第41-43页
    3.4 多相结构SiO_2/P(MMA-S)复合膜的制备第43-45页
        3.4.1 相转化法制备复合膜原理第43-45页
        3.4.2 相转化法制备复合膜的方法第45页
    3.5 分析测试方法第45-46页
        3.5.1 红外光谱分析第45页
        3.5.2 X射线衍射分析第45页
        3.5.3 热重分析第45-46页
        3.5.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46页
        3.5.5 扫描电镜分析第46页
    3.6 多相结构SiO_2/P(MMA-S)复合膜的表征第46-50页
        3.6.1 红外光谱分析第46-47页
        3.6.2 XRD衍射分析第47-48页
        3.6.3 TGA分析第48-49页
        3.6.4 DSC分析第49页
        3.6.5 SEM分析第49-50页
    3.7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SiO_2/P(MMA-S)电解质膜的性能研究第51-64页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51-52页
    4.2 试验部分第52-53页
        4.2.1 电解液制备及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活化第52页
        4.2.2 测试电池的组装第52-53页
    4.3 测试方法第53-56页
        4.3.1 对锂盐电解液的吸附性能第53-54页
        4.3.2 对锂盐电解液的保液性能第54页
        4.3.3 力学性能第54页
        4.3.4 电导率测定第54-55页
        4.3.5 电化学窗第55-56页
        4.3.6 循环性能测试第56页
    4.4 SiO_2/P(MMA-S)复合电解质的性能测试结果第56-63页
        4.4.1 对锂盐电解液的吸附性能第56-57页
        4.4.2 对锂盐电解液的保液性能第57-58页
        4.4.3 复合电解质膜力学性能第58-59页
        4.4.4 离子电导率第59-60页
        4.4.5 室温离子电导率与吸液率的关系第60页
        4.4.6 电化学窗第60-61页
        4.4.7 首次充放电性能第61-62页
        4.4.8 循环性能第62-63页
    4.5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电网调度智能操作票系统改造设计
下一篇: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非晶硅薄膜与背场工艺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