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1、 冲突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师生冲突的概念 | 第11-12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师生冲突的类型 | 第12页 |
2、 师生冲突的成因 | 第12-13页 |
3、 师生冲突的解决的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设计 | 第14-18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二)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四) 研究的对象 | 第15-16页 |
(五) 研究的工具 | 第16-17页 |
(六) 研究的步骤 | 第17-18页 |
1、 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第17页 |
2、 试测 | 第17页 |
3、 正式测试 | 第17页 |
4、 数据审核与分析 | 第17-18页 |
三、 初中师生冲突现状调查结果 | 第18-35页 |
(一) 初中师生对师生关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18-19页 |
(二) 初中师生对师生冲突结果认识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19页 |
(三) 初中师生对师生冲突的归因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19-33页 |
1、 教师因素 | 第19-25页 |
2、 学生因素 | 第25-28页 |
3、 家庭因素 | 第28-30页 |
4、 学校因素 | 第30-32页 |
5、 社会因素 | 第32-33页 |
(四) 访谈调查结果 | 第33-35页 |
1、 师生冲突起因的调查 | 第33页 |
2、 对良好师生关系认识的调查 | 第33-34页 |
3、 好老师(好学生)标准的调查 | 第34页 |
4、 教师解决冲突策略的调查 | 第34-35页 |
四、 初中师生冲突原因分析 | 第35-44页 |
(一) 师生双方的因素 | 第36-40页 |
1、 教师方面的因素 | 第37-39页 |
2、 学生方面的因素 | 第39-40页 |
(二) 学校因素的影响 | 第40-41页 |
1、 学校管理缺少人文性 | 第40页 |
2、 学校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40-41页 |
(三) 家庭因素的影响 | 第41-42页 |
1、 不当的家庭教育 | 第41-42页 |
2、 家长对学校教育期望值的差异 | 第42页 |
3、 不良的家庭结构 | 第42页 |
(四)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42-44页 |
1、 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 | 第42-43页 |
2、 教育资源短缺对师生冲突的影响 | 第43页 |
3、 现行劳动用人体制和教育评价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五、 初中师生冲突的解决对策 | 第44-51页 |
(一) 教师方面 | 第44-47页 |
1、 关爱、尊重理解学生 | 第44-45页 |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威信 | 第45-47页 |
(二) 学生方面 | 第47-48页 |
1、 增强自律能力,学会自我管理 | 第47页 |
2、 让学生正确认识惩罚 | 第47页 |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 第47-48页 |
(三) 学校方面 | 第48页 |
1、 完善评价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 第48页 |
2、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教育管理 | 第48页 |
(四) 家庭方面 | 第48-49页 |
1、 优化家庭环境,爱而不纵,严而有度 | 第48-49页 |
(五) 社会方面 | 第49-51页 |
1、 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 第49页 |
2、 媒体的理性报道 | 第49-50页 |
3、 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力度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1 | 第53-56页 |
附录 2 | 第56-58页 |
附录 3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