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式异形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结构空间静力学行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分叉式异形桥概述 | 第9-12页 |
1.1.1 分叉式异形桥的定义及分类 | 第9页 |
1.1.2 分叉式异形桥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1页 |
1.1.3 分叉式异形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 第11-12页 |
1.2 分叉式异形桥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分叉式异形桥的静力学行为研究方法概述 | 第16-20页 |
2.1 解析法 | 第16-17页 |
2.1.1 单纯扭转理论 | 第16页 |
2.1.2 翘曲扭转理论 | 第16-17页 |
2.2 半解析法 | 第17-18页 |
2.3 数值分析法 | 第18-19页 |
2.3.1 单梁法 | 第18页 |
2.3.2 板壳单元法 | 第18-19页 |
2.3.3 梁格法 | 第19页 |
2.3.4 实体单元法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梁格法原理及建模要点 | 第20-38页 |
3.1 梁格法原理 | 第20-28页 |
3.1.1 梁格划分 | 第20-23页 |
3.1.2 箱梁的受力特征与梁格等效刚度取值 | 第23-28页 |
3.2 梁格等效刚度计算实例 | 第28-30页 |
3.3 建模要点 | 第30-37页 |
3.3.1 梁格划分方式 | 第30-33页 |
3.3.2 截面偏心点选择 | 第33-34页 |
3.3.3 截面形状选择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梁格模型与实体模型对比分析 | 第38-55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8-39页 |
4.2 有限元模型 | 第39-41页 |
4.2.1 梁格模型 | 第39-40页 |
4.2.2 实体模型 | 第40-41页 |
4.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1-53页 |
4.3.1 荷载工况 | 第41-42页 |
4.3.2 支座反力对比分析 | 第42-46页 |
4.3.3 变形分析 | 第46-50页 |
4.3.4 应力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分叉式异形桥参数分析 | 第55-74页 |
5.1 分叉式异形箱梁桥静力效应分析 | 第55-60页 |
5.1.1 恒载效应计算分析 | 第55-56页 |
5.1.2 汽车荷载效应计算分析 | 第56-57页 |
5.1.3 温度效应计算分析 | 第57-59页 |
5.1.4 预应力效应分析 | 第59-60页 |
5.2 横向联系对分叉式异形桥梁的影响 | 第60-68页 |
5.2.1 荷载工况 | 第60-61页 |
5.2.2 中横隔板数量的影响 | 第61-64页 |
5.2.3 支点横隔板的刚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4 分叉点处联系横梁的刚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 匝道纵向坡度对分叉式异形桥的影响 | 第68-70页 |
5.3.1 匝道坡度的选择 | 第68-70页 |
5.4 匝道与主线桥开口角度对分叉式异形桥的影响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