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中桥梁桩基长期沉降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桩基沉降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桩基沉降试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桩基的沉降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软土的线性蠕变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桩基沉降的理论 | 第18-31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桩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2.3 桩基沉降的特征 | 第20-21页 |
2.4 桩基沉降计算方法 | 第21-29页 |
2.4.1 理论计算法 | 第21-26页 |
2.4.2 简化计算法 | 第26-28页 |
2.4.3 单桩沉降数值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2.5 桩基沉降计算的不足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计算与蠕变理论 | 第31-48页 |
3.1 软土的性质 | 第31-34页 |
3.1.1 软土的物理特性 | 第31-32页 |
3.1.2 软土的应力与变形 | 第32-34页 |
3.1.3 软土的固结与蠕变 | 第34页 |
3.2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 | 第34-38页 |
3.2.1 初始沉降 | 第35-36页 |
3.2.2 固结沉降 | 第36-37页 |
3.2.3 次固结沉降 | 第37-38页 |
3.3 软土的一维固结 | 第38-40页 |
3.3.1 软土地基一维固结沉降的线弹性计算 | 第38-39页 |
3.3.2 软土地基一维固结沉降的非线性计算 | 第39-40页 |
3.4 土的元件蠕变模型 | 第40-45页 |
3.4.1 基本元件 | 第40-41页 |
3.4.2 线性蠕变模型 | 第41-44页 |
3.4.3 非线性蠕变模型 | 第44-45页 |
3.5 长期沉降计算的粘弹性分析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软土的蠕变试验及桩基的沉降计算方法 | 第48-92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软土常规试验研究 | 第48-52页 |
4.3 软土蠕变性质试验 | 第52-69页 |
4.3.1 软土直剪蠕变试验 | 第53-61页 |
4.3.2 土-石界面摩擦剪切蠕变试验 | 第61-66页 |
4.3.3 软土固结蠕变试验 | 第66-69页 |
4.4 软土蠕变模型 | 第69-83页 |
4.4.1 软土的经验蠕变模型 | 第69-71页 |
4.4.2 软土的元件蠕变模型 | 第71-72页 |
4.4.3 软土试验的蠕变模型 | 第72-83页 |
4.5 桩基长期沉降的计算 | 第83-9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