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车轴检测意义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1.3.1 主要工作 | 第12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轴端图像预处理算法基础 | 第13-21页 |
2.1 图像预处理算法概述 | 第13-14页 |
2.2 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 第14-18页 |
2.2.1 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 第14-18页 |
2.3 轴端图像预处理算法的Matlab仿真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轴端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总体方案 | 第21-24页 |
3.1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1页 |
3.2 SOPC系统硬件方案 | 第21-2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基础SOPC系统开发 | 第24-38页 |
4.1 SOPC技术 | 第24-27页 |
4.1.1 概述 | 第24页 |
4.1.2 SOPC开发流程 | 第24-26页 |
4.1.3 HAL系统库 | 第26-27页 |
4.2 IP核模块 | 第27-37页 |
4.2.1 系统时钟 | 第28页 |
4.2.2 NIOS Ⅱ CPU核 | 第28-29页 |
4.2.3 EPCS控制器 | 第29-30页 |
4.2.4 RAM控制器以及PIO控制器 | 第30-32页 |
4.2.5 DMA控制器 | 第32-34页 |
4.2.6 JTAG UART核 | 第34-35页 |
4.2.7 SRAM控制器设计 | 第35-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轴端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8-63页 |
5.1 CMOS Camera芯片 | 第38-41页 |
5.1.1 CMOS Camera芯片介绍 | 第38-40页 |
5.1.2 CMOS Camera芯片初始化 | 第40-41页 |
5.2 CMOS Camera芯片初始化 | 第41-45页 |
5.2.1 I2C协议分析 | 第41-43页 |
5.2.2 IP核与驱动开发 | 第43-45页 |
5.3 Image Control模块设计 | 第45-59页 |
5.3.1 Image Control模块方案设计 | 第45-47页 |
5.3.2 Image Control IP核设计 | 第47-58页 |
5.3.3 Image Control IP核驱动设计 | 第58-59页 |
5.4 DCFIFO Control模块 | 第59-62页 |
5.4.1 DCFIFO Control核方案设计 | 第59-60页 |
5.4.2 DCFIFO Control IP核设计 | 第60-62页 |
5.4.3 DCFIFO Control IP核驱动设计 | 第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系统联调实验 | 第63-72页 |
6.1 NIOS Ⅰ工主程序设计 | 第63-69页 |
6.1.1 组件的初始化 | 第63-65页 |
6.1.2 NIOS Ⅱ主程序 | 第65-69页 |
6.2 实验验证 | 第69-71页 |
6.2.1 MFC界面介绍 | 第69-70页 |
6.2.2 实验平台 | 第70-71页 |
6.2.3 BMP图像转换以及实验验证 | 第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