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权利问题探研--兼探中国民法权利取向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一、引言 | 第12-14页 |
二、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权利范畴界说 | 第14-20页 |
(一)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探源 | 第14-16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内容 | 第16-17页 |
(三) 权利概念的诠释与形态 | 第17-20页 |
1.权利概念的诠释 | 第17-18页 |
2.权利的形态 | 第18-20页 |
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的权利观论析 | 第20-38页 |
(一) 权利的本源问题 | 第20-25页 |
1.权利和义务是法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 | 第20-21页 |
2.权利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法律化形态 | 第21-22页 |
3.权利与市民社会和法的关系 | 第22-25页 |
(二) 权利与相关范畴的辩证关系 | 第25-28页 |
1.权利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 第25-26页 |
2.权利与正义的辩证关系 | 第26-27页 |
3.权利与秩序的辩证关系 | 第27-28页 |
(三) 其他重要思想家的权利观评析 | 第28-38页 |
1.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的权利观略析 | 第28-34页 |
2.黑格尔的权利观与市民社会 | 第34-36页 |
3.德沃金的权利观 | 第36-38页 |
四、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对中国民法的指导作用 | 第38-49页 |
(一) 权利在中国民法中应有的地位 | 第38-44页 |
1.民事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 第39-41页 |
2.权利是民法的灵魂 | 第41-42页 |
3.平等是民法的第一要义 | 第42-43页 |
4.公平是权利的运行原则 | 第43-44页 |
(二)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民法典创制的推进研探 | 第44-49页 |
1.科学发展观要义 | 第44-45页 |
2.民法典应"以人为本"实现公民的权利 | 第45-49页 |
五、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