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1.1.1 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1.1.2 故事教学价值的发现 | 第9页 |
1.1.3 故事化教学研究薄弱现状改变的需要 | 第9页 |
1.2 故事概念的界定 | 第9-14页 |
1.2.1 何谓“故事” | 第9-11页 |
1.2.2 故事元素 | 第11-12页 |
1.2.3 故事的分类 | 第12-14页 |
1.2.4 故事的特点 | 第14页 |
1.3 已有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1.3.1 关于故事教学价值发挥的可能性研究 | 第15-16页 |
1.3.1.1 故事中蕴含着生活化的叙事思维 | 第15-16页 |
1.3.1.2 故事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 第16页 |
1.3.2 关于故事教学法的研究 | 第16-19页 |
1.3.3 关于“故事中心课程”的研究 | 第19-21页 |
1.3.4 关于叙述式课程的研究 | 第21-22页 |
1.3.5 关于课程统整的故事模式的研究 | 第22-23页 |
1.4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1.4.1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4.2 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24页 |
1.5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24-26页 |
1.5.1 研究的思路 | 第24页 |
1.5.2 研究的方法 | 第24-26页 |
第2章 故事化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26-38页 |
2.1 故事化教学的内涵 | 第26-27页 |
2.1.1 故事化教学中“故事”的层面 | 第26-27页 |
2.1.2 故事化教学的概念 | 第27页 |
2.2 故事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7-31页 |
2.2.1 故事化教学的隐喻学依据 | 第27-29页 |
2.2.2 故事化教学的叙事学依据 | 第29-31页 |
2.3 故事化教学的特点 | 第31-38页 |
2.3.1 故事化教学以问题模块的形式呈现知识 | 第32-33页 |
2.3.2 故事化教学以学生的个人经验为教学起点 | 第33-34页 |
2.3.3 故事化教学以探究的方式推进教学进程 | 第34-36页 |
2.3.4 故事化教学以多次回归故事脉络来完成复习 | 第36页 |
2.3.5 故事化教学以学习共同体来促成合作学习 | 第36-38页 |
第3章 故事化教学的现实考察——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 | 第38-76页 |
3.1 研究对象的抽样 | 第38-39页 |
3.1.1 强度抽样 | 第38-39页 |
3.1.2 典型个案抽样 | 第39页 |
3.1.3 效标抽样 | 第39页 |
3.2 资料收集 | 第39-55页 |
3.2.1 Z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课堂实录及码号标示 | 第40-47页 |
3.2.2 L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风铃》课堂实录及码号标示 | 第47-55页 |
3.3 课堂实录的质性分析 | 第55-76页 |
3.3.1 课堂实录的系统编码 | 第55-57页 |
3.3.2 课堂教学类属分析 | 第57-70页 |
3.3.2.1 Z老师教学的碎片化倾向 | 第57-59页 |
3.3.2.2 Z老师的课堂提问与学生个人体验和外部现实相割裂 | 第59-68页 |
3.3.2.3 Z老师教学管理的控制性 | 第68-69页 |
3.3.2.4 Z老师的教学设计缺乏悬念和推理 | 第69-70页 |
3.3.3 课堂教学情境分析 | 第70-76页 |
3.3.3.1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难以找到故事线索 | 第70页 |
3.3.3.2 《秋天的风铃》课堂教学利用问题设计故事线索 | 第70-76页 |
第4章 故事化教学模型的建构及可能实现途径 | 第76-88页 |
4.1 故事化教学的模型建构 | 第76-83页 |
4.1.1 故事化教学主题的选择 | 第76-78页 |
4.1.2 故事化教学内容的组织 | 第78-81页 |
4.1.3 故事化教学进程的推进 | 第81页 |
4.1.4 故事化教学模型 | 第81-83页 |
4.2 故事化教学水平提升的可能途径 | 第83-88页 |
4.2.1 用丰富的故事充盈课堂.激发孩子的探索热情 | 第83-86页 |
4.2.2 显化记忆中的故事模型.帮助孩子理解世界 | 第86页 |
4.2.3 鼓励个性化表达,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 | 第86-8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