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南海仲裁案”报道的新闻驯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问题第11-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4.1 “驯化”与国际新闻第12-13页
        1.4.2 全球性事件的本土化传播第13-14页
        1.4.3 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与新闻驯化第14-17页
2 研究方法与内容设计第17-22页
    2.1 国家和媒体选择第17-18页
    2.2 媒体简介第18-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页
    2.4 类目建构与编码第19-22页
3 “南海仲裁案”的媒体驯化第22-44页
    3.1 五家报纸报道方式呈现第22-30页
        3.1.1 报道时间第22-24页
        3.1.2 版面安排与新闻体裁第24-27页
        3.1.3 稿件来源第27-28页
        3.1.4 消息源:新闻主角第28-30页
    3.2 五家报纸报道内容呈现第30-44页
        3.2.1 引用背景资料第30-32页
        3.2.2 报道角度第32-35页
        3.2.3 报道涉及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第35-37页
        3.2.4 报道指向第37-39页
        3.2.5 仲裁态度第39-41页
        3.2.6 身份建构第41-43页
        3.2.7 情感态度第43-44页
4 “南海仲裁案”报道中的驯化策略第44-61页
    4.1 新闻评论反映媒体真实态度第44-53页
        4.1.1 评论体裁情感表达更露骨第44-47页
        4.1.2 评论体裁报道意图更明确第47-50页
        4.1.3 评论体裁构建他者霸权第50-53页
    4.2 国际法律公约沦为表达工具第53-58页
        4.2.1 国际法律公约非必需第53-55页
        4.2.2 利用法律公约表达己方态度第55-58页
    4.3 驯化策略及其运用第58-61页
        4.3.1 “简化”硬新闻第58-59页
        4.3.2 利用评论类文章宣鼓造势第59页
        4.3.3 国际法律公约为我所用第59-60页
        4.3.4 报道选择与“我们”有关第60-61页
5 新闻驯化背后:民族利益与国家实力的较量第61-77页
    5.1 批评话语分析第61-62页
    5.2 案例研究第62-74页
        5.2.1 人民日报:《中国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第63-65页
        5.2.2 中国时报:《面对强权染指两岸共同捍卫南海》第65-66页
        5.2.3 大公报:《应对南海危局要有理有利有节》第66-68页
        5.2.4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PH win against China benefits the world》第68-70页
        5.2.5 海峡时报:《The Hague ruling: Turbulent waters ahead》第70-74页
    5.3 影响“南海仲裁案”驯化报道的因素第74-77页
        5.3.1 媒体立场第74-75页
        5.3.2 民族利益第75-76页
        5.3.3 国家实力第76-77页
6 结语第77-82页
    6.1 研究结论第77-78页
    6.2 思考与启示第78-80页
        6.2.1 记者的专业价值让位于民族利益第78-79页
        6.2.2 媒体驯化迎合本地的政治文化环境第79页
        6.2.3 新闻驯化是媒体默认的常识和“潜规则”第79-80页
        6.2.4 驯化提供一种认知视野第80页
    6.3 不足和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1 《大公报》报道指向具体分类第86-87页
附录2 《海峡时报》报道指向具体分类第87-88页
附录3 情感态度饼图第88-89页
附录4 五家报纸评论文章第89-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G合资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
下一篇: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家长参与和父母教养效能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