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儿童情绪能力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农村寄宿小学生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儿童情绪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 第13页 |
1.2.4 青少年正面发展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5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7-21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3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3.1 农村寄宿小学生 | 第18页 |
2.3.2 情绪能力 | 第18页 |
2.4 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2.4.1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4.2 情绪ABC理论 | 第19页 |
2.5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5.1 文献法 | 第19页 |
2.5.2 观察法 | 第19页 |
2.5.3 访谈法 | 第19-20页 |
2.5.4 问卷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Q小学的基本情况及学生情绪能力状况研究 | 第21-27页 |
3.1 Q小学基本情况 | 第21页 |
3.2 Q小学学生情绪能力测量情况分析 | 第21-26页 |
3.2.1 Q小学寄宿生与走读生情绪能力情况分析及对比 | 第21-23页 |
3.2.2 Q小学寄宿男生与寄宿女生情绪能力情况分析及对比 | 第23-25页 |
3.2.3 小结 | 第25-26页 |
3.3 影响Q小学寄宿小学生情绪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小组工作实施 | 第27-45页 |
4.1 干预方案 | 第27-31页 |
4.1.1 干预方法 | 第27页 |
4.1.2 小组名称及组员招募 | 第27-28页 |
4.1.3 小组目标 | 第28页 |
4.1.4 活动方案 | 第28-31页 |
4.1.5 评估方法 | 第31页 |
4.2 实施服务方案及过程评估 | 第31-45页 |
4.2.1 小组初期 | 第31-34页 |
4.2.2 小组中期 | 第34-41页 |
4.2.3 小组后期 | 第41-45页 |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结果评估 | 第45-49页 |
5.1 服务对象情绪能力前后测对比 | 第45页 |
5.2 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 | 第45-46页 |
5.3 教师评估 | 第46-48页 |
5.4 社工自我评估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9-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