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类型及其特征 | 第8-29页 |
第一节 中间停顿以及二分性呈示部 | 第9-16页 |
第二节 连续呈示部 | 第16-23页 |
第三节 呈示部类别的辩证探讨 | 第23-29页 |
第二章 轮转结构 | 第29-52页 |
第一节 轮转类型 | 第30-42页 |
一、完全轮转 | 第30-33页 |
二、半轮转 | 第33-37页 |
三、引子与呈示部联合轮转 | 第37-39页 |
四、双轮转结构:展开部与再现部相结合的轮转类型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展开部内部的轮转处理 | 第42-48页 |
一、内部双重轮转 | 第42-44页 |
二、内部双重或三重半轮转 | 第44-45页 |
三、带插部的展开部轮转 | 第45-48页 |
第三节 轮转结构的辩证探讨 | 第48-52页 |
第三章 理论应用 | 第52-75页 |
第一节 连续呈示部分析应用 | 第52-61页 |
一、海顿《 | 第52-56页 |
二、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Op.92)第一乐章 | 第56-61页 |
第二节 轮转理论分析应用 | 第61-75页 |
一、贝多芬《bE大调第三交响曲》(Op.55)“英雄”第一乐章 | 第61-68页 |
二、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D.759)“未完成”第一乐章 | 第68-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