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BMEC主要炎性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SUMMARY第6-7页
缩略词第8-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9-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 奶牛乳腺炎研究现状第13-15页
        1.1 奶牛乳腺炎第13-15页
            1.1.1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第13-14页
            1.1.2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第14-15页
            1.1.3 奶牛乳腺的防御机制第15页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第15-18页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2.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及危害第15-16页
            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第16页
        2.2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6-18页
            2.2.1 大肠杆菌危害及毒力因子第16-17页
            2.2.2 大肠杆菌耐药性第17-18页
    3 细胞因子第18-19页
        3.1 细胞因子概述第18-19页
            3.1.1 白细胞介素-1β第18-19页
            3.1.2 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第19页
            3.1.3 肿瘤坏死因子第19页
    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1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1-46页
    实验一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第21-28页
        前言第21-22页
        1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1.1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2页
            1.2 主要试剂第22页
            1.3 奶牛乳腺组织的样品采集第22页
            1.4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第22-23页
            1.5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纯化及传代第23页
            1.6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和复苏第23-24页
            1.7 BMECs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第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2.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学观察第24-25页
            2.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第25页
            2.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第25-26页
        3 讨论第26-27页
        4 小结第27-28页
    实验二 不同浓度S.aureus、E.coli对BMECs主要炎性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第28-40页
        前言第28-29页
        1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1.1 奶牛乳腺组织的样品采集和处理第29页
            1.2 菌种来源及培养第29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第29页
            1.4 引物的设计第29-30页
            1.5 不同浓度S.aureus、E.coli分别感染BMECs第30页
            1.6 总RNA提取、反转录第30-31页
            1.7 qRT-PCR检测IL-1β、IL1RⅠ和TNF-αmRNA表达情况第31页
            1.8 一步法TUNEL凋亡检测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2.1 引物特异性的确定第31-33页
            2.2 不同浓度S.aureus感染BMECs对IL-1β、IL1RⅠ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第33-34页
            2.3 不同浓度E.coli感染BMECs对IL-1β、IL1RⅠ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第34-35页
            2.4 不同浓度S.aureus、E.coli感染BMEC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35-37页
        3 讨论第37-39页
        4 小结第39-40页
    实验三 最佳浓度S.aureus、E.coli感染BMECs对两种细胞因子和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第40-46页
        前言第40-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1.1 样品采集和处理第41页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第41页
            1.3 引物设计第41页
            1.4 最佳浓度S.aureus、E.coli分别感染BMECs第41页
            1.5 qRT-PCR检测IL1-β、IL1RⅠ和TNF-α基因的表达第41-42页
        2 结果第42-45页
            2.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IL1RⅠ、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检测第42-43页
            2.2 最佳S.aureus浓度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对IL1RⅠ、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的情况第43-44页
            2.3 最佳浓度E.coli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对IL1RⅠ、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的情况第44-45页
        3 讨论第45页
        4 小结第45-46页
全文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4页
导师简介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奶牛乳房炎四种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一篇:C型产气荚膜梭菌对仔猪小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