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8页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发展的萌芽阶段(1935—1951) | 第18-31页 |
第一节 密歇根大学建立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背景 | 第18-22页 |
一、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初步完成 | 第18-19页 |
二、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进军高等教育领域 | 第19-20页 |
三、密歇根大学的服务理念 | 第20-21页 |
四、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的建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建立和组织机构的演变 | 第22-26页 |
一、研究生教育的建立 | 第22-25页 |
二、组织机构的初期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 第26-31页 |
一、迎合现实需要的师资队伍 | 第26-28页 |
二、师资队伍的逐步专业化 | 第28-31页 |
第二章 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发展的规范阶段(1951—1971) | 第31-44页 |
第一节 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走向规范的背景 | 第31-35页 |
一、美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建立 | 第31-32页 |
二、美国社会工作走向成熟 | 第32-33页 |
三、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组织的规范化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成立 | 第35-36页 |
一、社会工作学院建立的原因 | 第35-36页 |
二、新机构的目标与内部结构的改革 | 第36页 |
第三节 教师队伍的规范 | 第36-38页 |
一、师资规模的扩展 | 第36-37页 |
二、师资队伍扩大的原因 | 第37-38页 |
三、高学历教师成为师资队伍的核心 | 第38页 |
第四节 社会工作硕士入学标准与课程的规范 | 第38-44页 |
一、入学标准的定型 | 第38-39页 |
二、1951—1952年的课程:确定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 | 第39-41页 |
三、1968—1969年的新课程改革 | 第41-44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发展的成熟阶段(1971—1991)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走向成熟的背景 | 第44-46页 |
一、美国社会工作而临严峻挑战 | 第44-45页 |
二、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日趋成熟 | 第45页 |
三、面临考验社会工作教育坚持改革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 第46-48页 |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口标 | 第46-47页 |
二、师资队伍的流动性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成熟的课程模式 | 第48-54页 |
一、1971年的课程:专业化方向的确定 | 第48-51页 |
二、1983—1992年的课程:整合与调整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60页 |
一、研究与实务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54-58页 |
二、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成功的原因分析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