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字书、字典、词典论文--词典论文

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属性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属性词的界定及归类问题述评第11-13页
    1.3 属性词的语法性质研究述评第13-15页
第2章 属性词分类及其语法特征第15-34页
    2.1 属性词的分类第15-26页
        2.1.1 语音角度第15-19页
        2.1.2 结构角度第19-22页
        2.1.3 功能角度第22-25页
        2.1.4 特殊的字母属性词第25-26页
    2.2 属性词的语法特征第26-34页
        2.2.1 属性词的一般语法特点第26-30页
        2.2.2 某些属性词的特殊用法第30-34页
第3章 属性词的产生及其来源第34-43页
    3.1 属性词的产生第34页
        3.1.1 语言内部的变化推动属性词的产生第34页
        3.1.2 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属性词的产生第34页
    3.2 属性词的来源第34-43页
        3.2.1 原生类属性词第35页
        3.2.2 次生类属性词第35-43页
第4章 属性词成组与不成组研究第43-50页
    4.1 成组成对属性词第43-47页
        4.1.1 成组成对属性词的分类第43-45页
        4.1.2 成组成对的原因第45-46页
        4.1.3 成组成对属性词的特点第46-47页
    4.2 不成组不成对属性词第47-50页
        4.2.1 不成组不成对属性词陈列第47页
        4.2.2 不成组不成对的原因第47-49页
        4.2.3 不成组不成对属性词的特点第49-50页
第5章 属性词的变化发展第50-53页
    5.1 属性词三十年的变化第50-51页
        5.1.1 转化为其他词类第50-51页
        5.1.2 没有收入词条第51页
    5.2 属性词未来的发展预测第51-53页
        5.2.1 单一变成对的趋向第52页
        5.2.2 成对变成组的趋向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周金文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下一篇:魏晋至唐时期小说对胡人形象的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