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 研究结构 | 第16-17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六)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及其法理分析 | 第19-38页 |
(一) 循环经济 | 第19-23页 |
(二) 循环经济与我国有关法律渊源 | 第23-32页 |
1. 循环经济与环境法的变革 | 第23-25页 |
2. 我国有关循环经济法律渊源 | 第25-32页 |
(三) 循环经济之法理分析 | 第32-38页 |
1. 循环经济与法律的辨证关系 | 第33-34页 |
2. 法律是循环经济的支持和保障 | 第34-35页 |
3.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结构上的特殊性 | 第35-38页 |
二、 西部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 第38-47页 |
(一) 西部农村环境现状 | 第38-42页 |
1. 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失衡 | 第38-39页 |
2. 草地面积的减小 | 第39页 |
3. 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 | 第39-40页 |
4. 土地荒漠化恶化 | 第40页 |
5. 水资源的匮乏 | 第40-41页 |
6. 环境污染严重 | 第41-42页 |
(二) 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的影响 | 第42-47页 |
1. 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2-43页 |
2. 对中、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3-45页 |
3.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三、 循环经济下西部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 第47-51页 |
(一) 保障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 | 第47页 |
(二) 建立西部地区科学的循环经济环保体系 | 第47-48页 |
(三) 有助于边境贸易的发展 | 第48-51页 |
四、 循环经济下西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不足 | 第51-59页 |
(一) 生态补偿制度不明确 | 第51-53页 |
(二) 绿色产权制度提倡力度较小 | 第53-54页 |
(三) 绿色规范制度实施程度不大 | 第54-56页 |
(四) 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56-57页 |
(五) 西部农村未重点发展绿色 GDP 制度 | 第57-59页 |
五、 循环经济下完善西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建议 | 第59-70页 |
(一) 循环经济理念下明确生态补偿制度 | 第60-62页 |
(二) 循环经济指导下大力提倡绿色产权制度 | 第62-63页 |
(三) 循环经济下全面实施绿色规范制度 | 第63-64页 |
(四) 依法确立公众参与权 | 第64-65页 |
(五) 重点发展绿色 GDP 制度 | 第65-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