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仲裁法论文

试论友好仲裁制度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3页
    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3 研究目的第12页
    4 研究方法第12页
    5 创新点第12页
    6 论文结构第12-13页
第1章 友好仲裁制度的概述第13-19页
    1.1 友好仲裁制度的起源与概念第13-16页
        1.1.1 友好仲裁制度的起源第13-14页
        1.1.2 友好仲裁制度的概念第14-16页
    1.2 友好仲裁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6-19页
        1.2.1 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第16-17页
        1.2.2 典型国家国内立法内容比较第17-19页
第2章 适用友好仲裁制度的原因及优势第19-27页
    2.1 适用友好仲裁制度的原因第19-22页
        2.1.1 友好仲裁制度是对疑难案件的一种“价值判断”第19-20页
        2.1.2 友好仲裁制度是具有合理性的制度第20-22页
    2.2 适用友好仲裁制度的优势第22-27页
        2.2.1 与依法仲裁制度的比较优势第22-23页
        2.2.2 与仲裁调解制度的比较优势第23-27页
第3章 友好仲裁制度的缺陷及修正措施第27-32页
    3.1 友好仲裁制度的缺陷第27-28页
        3.1.1 公平善意原则适用的抽象性第27-28页
        3.1.2 友好仲裁裁决结果的易被撤销性第28页
    3.2 友好仲裁制度缺陷的修正措施第28-32页
        3.2.1 选定正确的仲裁庭成员第28-31页
        3.2.2 发挥仲裁地点选择的重要作用第31-32页
第4章 我国确立友好仲裁制度的原因、基本构思及保障第32-42页
    4.1 我国确立友好仲裁制度的原因第32-35页
        4.1.1 自由主义理论向国际法学的扩张第32-34页
        4.1.2 我国国内与之相关联规定的落后性第34-35页
    4.2 我国确立友好仲裁制度的基本构思第35-37页
    4.3 我国确立友好仲裁制度的保障第37-42页
        4.3.1 程序上对友好仲裁制度的保障第37-40页
        4.3.2 立法上对友好仲裁制度的保障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后记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频分析的道路脱空音频检测研究
下一篇:循环经济下我国西部农村环境保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