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通信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国外研究综述文献第9-11页
    1.3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12-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页
        1.4.2 结构安排第12-14页
        1.4.3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2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第15-1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1 供应链金融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第16-17页
    2.2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页
        2.2.2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17-18页
3 通信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各方收益分析第18-25页
    3.1 通信制造企业可选择的常用融资模式第18-20页
        3.1.1 存货融资第18-19页
        3.1.2 应收账款融资第19页
        3.1.3 预付款融资第19-20页
        3.1.4 销售融资第20页
    3.2 供应链金融对通讯企业的收益第20-21页
        3.2.1 供应链融资有助于提升核心企业市场竞争力第20页
        3.2.2 企业融资增加新的渠道第20-21页
    3.3 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收益第21-22页
        3.3.1 供应链融资是金融机构提高收益、降低风险的重要产品第21页
        3.3.2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发展的新方向第21-22页
    3.4 供应链金融对整体产业链的收益第22页
        3.4.1 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经济效益第22页
        3.4.2 供应链金融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统一第22页
    3.5 通信制造企业新商业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应用案例第22-25页
        3.5.1 通信制造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下的主要风险第22-23页
        3.5.2 设备制造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案例第23-25页
4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25-35页
    4.1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表现及常用风险控制模型介绍第25-27页
        4.1.1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表现第25-26页
        4.1.2 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环节第26页
        4.1.3 常用风险控制模型介绍第26-27页
    4.2 主成分分析法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应用第27-35页
        4.2.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模型的应用第28-33页
        4.2.2 相关改进建议第33-35页
5 通信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应对策略第35-39页
    5.1 通信制造企业新商业模式分析及风险应对第35-37页
        5.1.1 通讯制造业主要新商业模式介绍及风险分析第35-37页
        5.1.2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应对不同场景风险第37页
    5.2 依据企业自身现状选择合适的应对政策第37-39页
        5.2.1 信用标准第37页
        5.2.2 信用条件第37-38页
        5.2.3 信用限额第38页
        5.2.4 收账管理第38-39页
6 结论第39-40页
    6.1 结论性评价第39页
    6.2 研究展望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热性β-葡萄糖苷酶及其固定化在洋葱皮槲皮素糖苷生物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天钰铭城小区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