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客观化脉诊的原理及方法 | 第9-10页 |
1.3 脉象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新型中医脉象采集诊断系统设计 | 第16-35页 |
2.1 总体设计 | 第16-18页 |
2.1.1 设计思路 | 第16-17页 |
2.1.2 系统结构 | 第17-18页 |
2.2 新型中医脉象采集系统的电路设计 | 第18-26页 |
2.2.1 最佳取脉压力的理解 | 第18页 |
2.2.2 CPU 选型及引脚功能说明 | 第18-20页 |
2.2.3 传感器的选型 | 第20-22页 |
2.2.4 气动加减压模块设计 | 第22-23页 |
2.2.5 信号调理电路 | 第23-25页 |
2.2.6 基于 CPU 内部 24 位 A/D 的信号采集 | 第25页 |
2.2.7 单片机控制模块 | 第25-26页 |
2.2.8 传感器标定 | 第26页 |
2.3 脉象信号采集分析 | 第26-35页 |
2.3.1 脉象信号的采集 | 第27页 |
2.3.2 信号分析 | 第27-32页 |
2.3.3 在确定最佳取脉压力中的应用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中医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诊断分类 | 第35-44页 |
3.1 脉象信号参数的定义 | 第35-39页 |
3.1.1 脉象信号的描述 | 第35-36页 |
3.1.2 脉图分析基础 | 第36-39页 |
3.2 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39-40页 |
3.3 基于脉象时域参数的脉象分类及诊断 | 第40-44页 |
3.3.1 分类依据及分类流程 | 第40-42页 |
3.3.2 诊断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脉象采集诊断系统算法的应用 | 第44-58页 |
4.1 基于弹性腔模型的仿真研究 | 第44-47页 |
4.1.1 弹性腔建模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4.1.2 基于弹性管模型的 Matlab 模拟仿真 | 第45-47页 |
4.2 基于脉象模拟仪的脉象诊断机理探索 | 第47-56页 |
4.2.1 实验思路及方法 | 第47-49页 |
4.2.2 模拟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4.3 新型自动诊断法的临床应用 | 第56-58页 |
4.3.1 实验设计思路 | 第57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