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论文

新型中医脉象采集诊断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客观化脉诊的原理及方法第9-10页
    1.3 脉象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6页
第二章 新型中医脉象采集诊断系统设计第16-35页
    2.1 总体设计第16-18页
        2.1.1 设计思路第16-17页
        2.1.2 系统结构第17-18页
    2.2 新型中医脉象采集系统的电路设计第18-26页
        2.2.1 最佳取脉压力的理解第18页
        2.2.2 CPU 选型及引脚功能说明第18-20页
        2.2.3 传感器的选型第20-22页
        2.2.4 气动加减压模块设计第22-23页
        2.2.5 信号调理电路第23-25页
        2.2.6 基于 CPU 内部 24 位 A/D 的信号采集第25页
        2.2.7 单片机控制模块第25-26页
        2.2.8 传感器标定第26页
    2.3 脉象信号采集分析第26-35页
        2.3.1 脉象信号的采集第27页
        2.3.2 信号分析第27-32页
        2.3.3 在确定最佳取脉压力中的应用第32-35页
第三章 中医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诊断分类第35-44页
    3.1 脉象信号参数的定义第35-39页
        3.1.1 脉象信号的描述第35-36页
        3.1.2 脉图分析基础第36-39页
    3.2 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第39-40页
    3.3 基于脉象时域参数的脉象分类及诊断第40-44页
        3.3.1 分类依据及分类流程第40-42页
        3.3.2 诊断结果分析第42-44页
第四章 脉象采集诊断系统算法的应用第44-58页
    4.1 基于弹性腔模型的仿真研究第44-47页
        4.1.1 弹性腔建模理论基础第44-45页
        4.1.2 基于弹性管模型的 Matlab 模拟仿真第45-47页
    4.2 基于脉象模拟仪的脉象诊断机理探索第47-56页
        4.2.1 实验思路及方法第47-49页
        4.2.2 模拟实验结果第49-56页
    4.3 新型自动诊断法的临床应用第56-58页
        4.3.1 实验设计思路第57页
        4.3.2 实验结果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总结第58-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环境荷载对钢悬链线立管影响的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