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8-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2.1 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 第10-12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 支架理论教学研究 | 第12-14页 |
2.2.1 支架教学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 第12-13页 |
2.2.2 国外支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2.3 国内支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8页 |
3.1.1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第16-17页 |
3.1.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17-18页 |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19页 |
3.3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步骤 | 第19-2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2-29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2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4.3.1 实验前测 | 第22页 |
4.3.2 实验后测 | 第22-23页 |
4.3.3 问卷调查 | 第23页 |
4.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23-29页 |
4.4.1 教学实验过程一 | 第23-26页 |
4.4.2 教学实验过程二 | 第26-27页 |
4.4.3 教学实验过程三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 第29-35页 |
5.1 实验前、后测数据分析 | 第29-31页 |
5.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31-3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35-40页 |
6.1 主要的研究发现 | 第35-36页 |
6.1.1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 第35页 |
6.1.2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 第35-36页 |
6.2 教学启示 | 第36-38页 |
6.2.1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 第36页 |
6.2.2 使学生保持在“最近发展区” | 第36-37页 |
6.2.3 支架必须是动态的和渐撤的 | 第37-38页 |
6.2.4 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能力 | 第38页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一:作文评价表 | 第43-44页 |
附录二:实验前、后测试题 | 第44-45页 |
附录三:2012年江苏省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第45-47页 |
附录四:调查问卷 | 第47-48页 |
附录五: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成绩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