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 我国学者对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概况 | 第9页 |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1. 本文的创新 | 第11页 |
2. 本文的不足 | 第11-12页 |
一、 关于住房保障制度的理论阐述 | 第12-20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 住房保障制度 | 第12页 |
2、 住房公积金 | 第12-13页 |
3、 公共租赁住房 | 第13页 |
4、 城市中低收入家庭 | 第13页 |
5、 夹心层 | 第13-14页 |
(二) 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1、 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住房供需矛盾 | 第14-16页 |
2、 无产阶级住房问题解决之道 | 第16-17页 |
(三)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 第17-20页 |
1、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17-18页 |
2、 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18-19页 |
3、 瑞典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19-20页 |
二、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发展概况 | 第20-25页 |
(一) 制度构成 | 第20-24页 |
1、 廉租房制度 | 第21-22页 |
2、 经济适用房制度 | 第22页 |
3、 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22-23页 |
4、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 第23-24页 |
(二) 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三、 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 | 第25-29页 |
(一) 取得的成就 | 第25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1、 问题提出 | 第26页 |
2、 现行制度 | 第26-29页 |
四、 公租房制度现状 | 第29-32页 |
(一) 与公租房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 第29-30页 |
(二) 公租房管理机构建设 | 第30-31页 |
(三) 制度现状 | 第31-32页 |
1、 公租房的目标是“住有所居”而不是“居者有其屋” | 第31页 |
2、 公租房是过渡性保障而不是一次性永久保障 | 第31页 |
3、 公租房是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需求而不是高水平的享受 | 第31-32页 |
五、 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公租房制度的关系 | 第32-38页 |
(一) 住房公积金支持公租房建设 | 第32-33页 |
1、 必要性 | 第32-33页 |
2、 投资方式选择 | 第33页 |
(二) 公租房补充住房公积金政策 | 第33-38页 |
1、 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 | 第33-34页 |
2、 企业自建公租房 | 第34-35页 |
3、 企业自建公租房与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关系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