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3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5 论文思路与内容 | 第16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7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2.1 经济周期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2.1.2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 第18页 |
2.1.3 理性预期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1.4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 第19页 |
2.2 经济预警理论 | 第19-20页 |
3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增量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 第20-29页 |
3.1 呼和浩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 第20-21页 |
3.2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增量市场发展现状 | 第21-28页 |
3.2.1 土地购置和开发情况 | 第22-23页 |
3.2.2 住宅投资情况 | 第23-25页 |
3.2.3 住宅供销情况 | 第25-26页 |
3.2.4 住宅价格变动情况 | 第26-28页 |
3.2.5 空置情况 | 第28页 |
3.3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增量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4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增量市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29-35页 |
4.1 住宅增量市场预警的基本方法 | 第29-30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0-35页 |
4.2.1 数据资料来源 | 第30-31页 |
4.2.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31-32页 |
4.2.3 指标警界划分 | 第32-35页 |
4.2.4 警情分析 | 第35页 |
4.2.5 警情预报 | 第35页 |
5 实证分析 | 第35-49页 |
5.1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增量市场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5-38页 |
5.1.1 基于时差相关分析的警兆指标判断 | 第36-37页 |
5.1.2 警兆指标体系的确认和说明 | 第37-38页 |
5.2 预警界限划分 | 第38-42页 |
5.2.1 单指标预警赋值 | 第38-40页 |
5.2.2 警兆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0-42页 |
5.3 1998年-2010年综合警度的计算与警情的判断 | 第42-43页 |
5.4 警情分析 | 第43-47页 |
5.4.1 呼和浩特地区土地市场分析 | 第46页 |
5.4.2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投资情况分析 | 第46页 |
5.4.3 呼和浩特地区住宅增量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 第46-47页 |
5.5 未来年份综合警度预测 | 第47-49页 |
6 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6.1 制定科学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 | 第49页 |
6.2 加强对住宅用地的批后监控与管理 | 第49页 |
6.3 改善住宅供应结构,平衡供求关系 | 第49-50页 |
6.4 进一步优化住宅消费环境 | 第50页 |
6.5 完善住宅增量市场信息监测体系 | 第5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结论 | 第50-51页 |
7.2 文章不足之处 | 第51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