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高速船用汽油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0-14页 |
1.2.1 进气道燃油喷射汽油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缸内工作过程的试验及 CFD 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多气门技术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速汽油机缸内工作过程建模及燃烧分析 | 第15-32页 |
2.1 计算几何模型动网格的建立 | 第15-16页 |
2.2 流场计算方程及相关条件设置 | 第16-19页 |
2.2.1 流场计算基本方程 | 第17页 |
2.2.2 湍流模型 | 第17-19页 |
2.3 燃烧相关模型 | 第19-20页 |
2.3.1 热化学反应的组分守恒方程 | 第19页 |
2.3.2 燃烧模型 | 第19-20页 |
2.4 模型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和 SIMPLE 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2.4.1 模型离散方法 | 第20-21页 |
2.4.2 SIMPLE 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2.5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22-23页 |
2.5.1 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2.5.2 初始条件 | 第23页 |
2.6 基于复化灰色预测理论的模型标定 | 第23-31页 |
2.6.1 灰色预测理论 | 第24-26页 |
2.6.2 基于复化灰色预测理论的缸压及燃烧放热率标定 | 第26-30页 |
2.6.3 燃烧过程分析及其与火焰拉伸系数的关系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进气门同步与非同步正时下的缸内流场分析 | 第32-56页 |
3.1 同步五气门高速汽油机缸内流场分析 | 第32-50页 |
3.1.1 气流运动分析 | 第32-49页 |
3.1.2 缸内滚流强度与湍动能 | 第49-50页 |
3.2 非同步五气门对汽油机缸内气体流动的影响 | 第50-54页 |
3.2.1 非同步气门正时下的缸内流场分析 | 第51-54页 |
3.2.2 非同步气门正时下缸内滚流强度及湍动能对比 | 第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点火参数及混合气浓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6-63页 |
4.1 点火提前角对高速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 第56-59页 |
4.1.1 点火提前角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56-58页 |
4.1.2 点火提前角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 混合气浓度对高速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 第59-62页 |
4.2.1 混合气浓度对缸压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2 混合气浓度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