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聚合物改性沥青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废旧橡塑材料回收及应用技术 | 第17-23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废旧橡胶材料国内外回收利用现状 | 第17-22页 |
2.2.1 废旧橡胶回收利用技术 | 第18-20页 |
2.2.2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的研制 | 第23-36页 |
3.1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 | 第23-27页 |
3.1.1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3-24页 |
3.1.2 拟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3.1.3 原材料的选择(实现低成本选材) | 第25页 |
3.1.4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产品的制备 | 第25-26页 |
3.1.5 道路铺设 | 第26-27页 |
3.2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的研制 | 第27-32页 |
3.2.1 研制背景色 | 第27-28页 |
3.2.2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的特性和温拌改性机理 | 第28-32页 |
3.3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路面应用研究 | 第36-77页 |
4.1 中麻公路温拌塑料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第36-51页 |
4.1.1 中麻公路路面大修概述 | 第36-38页 |
4.1.2 试验路段概况 | 第38-41页 |
4.1.3 中麻公路温拌塑料改性沥青试验路结构 | 第41页 |
4.1.4 路面结构参数的选取 | 第41页 |
4.1.5 计算荷载 | 第41-42页 |
4.1.6 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力学响应 | 第42-51页 |
4.2 AC-13C(0.6%,温拌塑料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51-67页 |
4.2.1. 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 | 第51-52页 |
4.2.2. 目标配合比设计材料说明 | 第52-57页 |
4.2.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57-60页 |
4.2.4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60-65页 |
4.2.5 水稳定性检验 | 第65-66页 |
4.2.6 高温稳定性检验 | 第66页 |
4.2.7 渗水性检验 | 第66页 |
4.2.8 抗滑构造深度检验 | 第66-67页 |
4.2.9 结论 | 第67页 |
4.3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抽样试验 | 第67-76页 |
4.3.1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抽样马歇尔试验 | 第69-72页 |
4.3.2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 第72-73页 |
4.3.3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 第73-74页 |
4.3.4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 | 第74页 |
4.3.5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试验路面横向车辙轮迹检测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第77-81页 |
5.1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经济效益分析 | 第77-78页 |
5.1.1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每吨材料费用对比 | 第77-78页 |
5.2 温拌新材料的社会效益分析 | 第78-79页 |
5.2.1 温拌塑料改性沥青社会效益分析 | 第78-79页 |
5.2.2 新材料社会效益分析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