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架构的虚拟蜜网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SOA与蜜网相关技术 | 第17-27页 |
2.1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 第17-18页 |
2.2 Web服务技术 | 第18-19页 |
2.3 传统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 第19-22页 |
2.3.1 防火墙技术 | 第19-20页 |
2.3.2 入侵检测技术 | 第20-22页 |
2.4 蜜罐技术 | 第22-24页 |
2.4.1 蜜罐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4.2 蜜罐技术的发展 | 第23页 |
2.4.3 蜜罐技术的优势与缺陷 | 第23-24页 |
2.5 蜜网技术 | 第24-25页 |
2.5.1 蜜网的基本概念 | 第24页 |
2.5.2 蜜网技术的发展 | 第24页 |
2.5.3 蜜网的三大核心 | 第24-25页 |
2.5.4 蜜网的优势与缺陷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主动防御体系设计 | 第27-42页 |
3.1 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 第27-29页 |
3.1.1 主动防御概念 | 第27页 |
3.1.2 主动防御技术分类 | 第27-29页 |
3.1.3 主动防御技术的优势 | 第29页 |
3.2 主动防御体系架构设计 | 第29-30页 |
3.3 主动防御体系模块设计 | 第30-41页 |
3.3.1 蜜罐模块 | 第31-33页 |
3.3.2 数据控制模块 | 第33-37页 |
3.3.3 数据捕获模块 | 第37-38页 |
3.3.4 数据存储模块 | 第38-40页 |
3.3.5 攻击检测响应模块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蜜罐数据捕获与攻击检测算法研究 | 第42-51页 |
4.1 蜜罐数据捕获研究 | 第42-47页 |
4.1.1 Sebek数据捕获 | 第42-44页 |
4.1.2 网络封包截获研究 | 第44-47页 |
4.2 攻击检测算法研究 | 第47-50页 |
4.2.1 主动防御攻击检测算法原理 | 第48页 |
4.2.2 主动防御攻击检测算法流程 | 第48-49页 |
4.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主动防御体系实验平台实现与测试 | 第51-67页 |
5.1 软硬件环境 | 第51页 |
5.2 实验平台部署实现 | 第51-59页 |
5.2.1 蜜网系统搭建 | 第51-54页 |
5.2.2 数据控制模块部署 | 第54-57页 |
5.2.3 数据捕获模块部署 | 第57-58页 |
5.2.4 攻击检测响应模块部署 | 第58-59页 |
5.3 实验测试 | 第59-65页 |
5.3.1 数据控制测试 | 第59-61页 |
5.3.2 数据捕获测试 | 第61-63页 |
5.3.3 攻击检测测试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