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 | 第18-23页 |
2.1 职业倦怠的内涵 | 第18页 |
2.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18-23页 |
2.2.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 第18-20页 |
2.2.2 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20-22页 |
2.2.3 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梧州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案例分析 | 第23-30页 |
3.1 梧州学院辅导员概况 | 第23-24页 |
3.2 量表选择 | 第24页 |
3.3 梧州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案例 | 第24-27页 |
3.4 梧州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3.4.1 职业压力引起的职业倦怠 | 第27-28页 |
3.4.2 个人成低就感 | 第28页 |
3.4.3 辅导员职业发展迷茫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形成职业倦怠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4.1. 辅导员的身份定位问题 | 第30-31页 |
4.2 工作内容大与杂 | 第31-33页 |
4.2.1 工作量大 | 第31-32页 |
4.2.2 学生工作的琐碎繁杂 | 第32-33页 |
4.3 个人发展问题 | 第33-34页 |
4.3.1 工作考核 | 第33页 |
4.3.2 发展空间有限 | 第33-34页 |
4.4 组织支持的力度不够 | 第34页 |
4.5 从业年限越长越容易产生倦怠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 第36-45页 |
5.1 提高辅导员的身份地位 | 第36页 |
5.2 完善辅导员管理制度 | 第36-38页 |
5.2.1 责职分明 | 第36-37页 |
5.2.2 建立全方位的学生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 | 第37-38页 |
5.3 重视辅导员的发展 | 第38-41页 |
5.3.1 辅导员的考核以及激励措施 | 第38-39页 |
5.3.2 发展空间的支持 | 第39-40页 |
5.3.3 为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第40-41页 |
5.4 感受到组织支持 | 第41-42页 |
5.4.1 工作的支持 | 第41页 |
5.4.2 价值的认同 | 第41-42页 |
5.5 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 第42-45页 |
5.5.1 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 第42-43页 |
5.5.2 自我提升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校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