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板的汉语复句改写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1 基于模板的汉语复句改写方法简述 | 第16-17页 |
1.4.2 相似度计算及阈值确定 | 第17-18页 |
1.5 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2 复句的结构分析与分类 | 第20-28页 |
2.1 汉语改写与生成的难点 | 第20-21页 |
2.2 复句和单句区分 | 第21页 |
2.3 复句的分类及分析 | 第21-24页 |
2.3.1 联合复句 | 第22-23页 |
2.3.2 偏正复句 | 第23-24页 |
2.3.3 多重复句 | 第24页 |
2.4 复句语义分析 | 第24-27页 |
2.4.1 复句的分词和词性标注 | 第25页 |
2.4.2 复句的语法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基于模板的复句改写 | 第28-38页 |
3.1 语料库的构建 | 第28-29页 |
3.2 模板定义 | 第29-30页 |
3.3 复句的改写策略 | 第30-34页 |
3.3.1 改写策略介绍 | 第30-31页 |
3.3.2 改写策略应用 | 第31-33页 |
3.3.3 模板抽出方法 | 第33-34页 |
3.4 复句相似度计算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复句改写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49页 |
4.1 改写系统介绍 | 第38-39页 |
4.2 实验的程序流程 | 第39-43页 |
4.3 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43-45页 |
4.3.1 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4.3.2 解决方法 | 第44-45页 |
4.4 实验数据及结果 | 第45-48页 |
4.4.1 实验结果评价 | 第46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4.3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