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的内容与问题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2.2 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1.4.1 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 1.4.2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页 |
| 2.2 理论工具 | 第16-17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2.4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3 民族农村社区空巢老人的的社会支持状况 | 第19-28页 |
| 3.1 Y村及Y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 第19-21页 |
| 3.1.1 年龄结构 | 第19页 |
| 3.1.2 性别结构及婚姻状况 | 第19-20页 |
| 3.1.3 子女数量和居住方式 | 第20-21页 |
| 3.1.4 民族构成 | 第21页 |
| 3.1.5 宗教信仰 | 第21页 |
| 3.2 Y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21-28页 |
| 3.2.1 经济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3.2.2 生活照顾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3.2.3 精神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 3.2.4 人际交往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 3.2.5 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对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影响 | 第26-28页 |
| 4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改善的过程 | 第28-35页 |
| 4.1 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 4.1.1 民族农村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 4.1.2 个案工作介入的优势 | 第28-29页 |
| 4.2 案主选择 | 第29页 |
| 4.2.1 选择方法 | 第29页 |
| 4.2.2 案主基本情况 | 第29页 |
| 4.3 介入方案 | 第29-30页 |
| 4.4 介入过程 | 第30-34页 |
| 4.4.1 介入前准备 | 第30-31页 |
| 4.4.2 具体介入过程 | 第31-34页 |
| 4.5 介入结果 | 第34-35页 |
| 4.5.1 老人生活状态有明显改善 | 第34页 |
| 4.5.2 个案工作达到结案标准 | 第34-35页 |
| 5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改善的评估 | 第35-40页 |
| 5.1 对介入方案的评估 | 第35-36页 |
| 5.2 对介入过程的评估 | 第36页 |
| 5.3 对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36-38页 |
| 5.4 社工的自我评估 | 第38-40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0-42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1页 |
| 6.3 相关建议 | 第41-42页 |
| 6.3.1 经济支持 | 第41页 |
| 6.3.2 生活照料支持 | 第41页 |
| 6.3.3 精神支持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附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