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10-14页 |
1.1.1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 | 第10页 |
1.1.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10-11页 |
1.1.3 氧化石墨烯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1.4 氧化石墨烯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 第14-20页 |
1.2.1 氧化石墨烯/半导体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14-18页 |
1.2.2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 铜离子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1.3.1 铜在人体中的作用 | 第20页 |
1.3.2 检测铜元素的方法 | 第20-22页 |
1.4 选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选题的意义 | 第22页 |
1.4.2 课题来源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氧化石墨烯和CdTe/Cd S核壳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8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2.2.2 CdTe和CdTe/CdS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 第25-26页 |
2.2.3 氧化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2.3.1 CdTe与CdTe/CdS核壳量子点的表征 | 第27-30页 |
2.3.2 氧化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第30-35页 |
2.3.3 合成条件对氧化石墨烯结构的影响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第38-51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38-39页 |
3.2.2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9-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3.3.1 氧化石墨烯-CdTe/CdS量子点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1-45页 |
3.3.2 石墨烯猝灭CdTe/CdS核壳量子点荧光的机理研究 | 第45-48页 |
3.3.3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光电性能的测试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对铜离子的检测 | 第51-65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1-53页 |
4.2.2 GO-DNA-QDs荧光探针的制备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4.3.1 GO-DNA-QDs荧光探针检测铜离子的机理研究 | 第54-55页 |
4.3.2 铜离子对特异性DNA作用的机理研究 | 第55-56页 |
4.3.3 GO-DNA-QDs荧光探针的最佳合成条件 | 第56-60页 |
4.3.4 GO-DNA-QDs荧光探针检测铜离子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60-61页 |
4.3.5 GO-DNA-QDs荧光探针选择性的分析 | 第61-62页 |
4.3.6 铜离子对CdTe量子点猝灭的机理研究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