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平等观培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3 总体评价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创新之处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论文创新之处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2章 平等观的一般概述第17-25页
    2.1 平等和平等观第17-19页
        2.1.1“平等”理论来源第17页
        2.1.2 平等观的概念第17-18页
        2.1.3 平等观的基本特征第18-19页
    2.2 平等观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第19-24页
        2.2.1 西方平等观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第20-22页
        2.2.2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平等观的思考第22-23页
        2.2.3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大学生平等观的内容第25-32页
    3.1 身份平等第25-27页
        3.1.1 尊重差异谋求个性发展第25-26页
        3.1.2 平等对待实现良性互动第26-27页
    3.2 机会平等第27-29页
        3.2.1 公平竞争制度合理第27-28页
        3.2.2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28-29页
    3.3 沟通平等第29-30页
        3.3.1 人格平等和谐共处第29-30页
        3.3.2 宽容理解理性对待第30页
    小结第30-32页
第4章 大学生平等观缺失的表现及原因第32-39页
    4.1 大学生平等观缺失的表现第32-35页
        4.1.1 意识的不平等第32-33页
        4.1.2 行为的不平等第33-34页
        4.1.3 制度的不平等第34-35页
    4.2 大学生平等观缺失的原因第35-38页
        4.2.1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第35-36页
        4.2.2 社会传统缺乏对大学生平等意识的培育第36-37页
        4.2.3 大学生个人对平等观缺乏系统的认识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大学生平等观的培育途径第39-46页
    5.1 制度约束层面第39-41页
        5.1.1 制度倡导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第39-40页
        5.1.2 价值观念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第40页
        5.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40-41页
    5.2 社会引导层面第41-44页
        5.2.1 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深化大学生对平等观的认识第41-42页
        5.2.2 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第42-44页
    5.3 大学生个人修养层面第44-45页
        5.3.1 加强道德学习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第44页
        5.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道德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卫校教师生存状态研究--以山东烟台W学校为例
下一篇:初中美术主体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黄岩实验中学美术教学为例